作者:李莎  单位:长沙经开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1
535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经常发生在头面部、胸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区域,我们应当了解脂溢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知识,以便尽量预防其发生,并在发病后及时治疗。

脂溢性皮炎的发病机制

马拉色菌感染

马拉色菌作为一种常见的皮肤表面寄生菌,经常会在皮脂分泌旺盛的区域大量繁殖,其会将皮脂中的甘油三酯分解为游离脂肪酸,而游离脂肪酸会对皮肤产生刺激,进而引起炎症,导致皮肤出现红斑、瘙痒等脂溢性皮炎的症状。同时,马拉色菌还会激活皮肤免疫系统,使人体产生免疫反应,导致炎症加重。

雄激素水平影响

雄激素会刺激皮肤皮脂腺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进而分泌更多皮脂。若存在青春期雄激素分泌旺盛,或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则会导致雄激素水平相对或绝对升高,进而引起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分泌大量皮脂,为马拉色菌等微生物生长提供良好环境,进而引发脂溢性皮炎。

免疫反应异常

马拉色菌感染会使皮肤免疫系统被激活,使人体产生免疫反应。此时,免疫细胞会释放白细胞介素-1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等炎性介质,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与分化,从而引起脂溢性皮炎的发生或加重。

皮肤屏障破坏

马拉色菌不但会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还会释放酶类物质,这些物质会分解角质层的脂质成分,使角质层的完整性被破坏,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在皮肤屏障被破坏之后,有害物质就更容易进入皮肤内部,也会使皮肤内的水分更容易流失,进而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等症状,引发脂溢性皮炎。

遗传因素

部分脂溢性皮炎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遗传因素也是引发此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神经肽作用

若长期处于精神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交感神经会兴奋,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刺激皮脂腺分泌脂质。同时,精神压力较大还会使皮肤神经末梢释放P物质等神经肽,激活免疫细胞,从而引起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的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调整生活习惯:患者应当保证作息规律,每日至少需要7至8小时的睡眠,不可熬夜。同时,在饮食方面,患者应当减少高糖、高脂肪、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富含B族维生素、锌的食物,如瘦肉、坚果、海鲜等。此外,患者还应当学会自行缓解压力,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阅读等方式放松身心。

皮肤护理:患者应当加强皮肤护理,使用温和、不含酒精的洗发水和洁面产品对皮肤进行清洁,洗澡时应当使用温水,轻轻按摩皮肤,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同时,患者应注意不可频繁洗澡,通常每2至3天洗1次澡即可。

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治疗:脂溢性皮炎患者常用的外用药物有抗真菌药、糖皮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抗真菌药可抑制马拉色菌的生长和繁殖,进而减轻患者炎症症状;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能够缓解患者因炎症而引起的瘙痒、红肿等症状;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以抑制免疫细胞活性,减轻免疫反应而引发的炎症。患者在外用药物期间应当遵医嘱科学用药,以保证治疗效果。

口服药物治疗:患者还可以口服药物治疗脂溢性皮炎,常用的口服药物有抗组胺药、B族维生素等。抗组胺药能够缓解瘙痒症状,B族维生素能够调节患者皮脂分泌,并减轻炎症。患者在口服用药期间应当遵循医嘱定时定量用药,不可随意更换药物种类或剂量。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