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玲  单位:湛江市赤坎区南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08-15
965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若血糖长期控制不佳,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从严格把控血糖到细致入微的足部护理,全方位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以下是详细的预防攻略。

一、血糖控制:预防并发症的核心基石

1.合理饮食调控

饮食是血糖管理的关键环节。患者应遵循定时定量的原则,将每日总热量合理分配到三餐中,避免暴饮暴食。主食可选择高纤维、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糙米等,减少精制谷物和糖分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它们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有助于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同时,要控制脂肪的摄入,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鱼油等,减少动物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取。

2.科学运动锻炼

规律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降低血糖。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运动时间宜选择在饭后1 - 2小时,避免空腹运动导致低血糖。运动过程中要注意适量补水,防止脱水。此外,还可结合一些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增加肌肉量,进一步提高基础代谢率。

3.规范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不同类型的降糖药物作用机制和服用时间不同,例如,双胍类药物通常在餐中或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不适;磺脲类药物一般在餐前半小时服用,以刺激胰岛素分泌。同时,要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4.定期血糖监测

自我血糖监测是了解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方法。患者应配备血糖仪,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测量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睡前血糖。通过记录血糖值,绘制血糖曲线,患者可以直观地了解自己的血糖波动情况,及时发现血糖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此外,还应定期到医院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它反映了过去2 - 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估血糖控制效果的金标准。

二、足部护理:不容忽视的细节

1.每日检查足部

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足部对疼痛、温度等感觉减退,容易受到损伤而不自知。因此,每天晚上睡觉前要仔细检查双脚,查看是否有水泡、割伤、红肿、鸡眼、老茧等异常情况。如果发现伤口,应及时处理,避免感染加重。

2.保持足部清洁

每天用温水清洗双脚,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洗完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尤其是脚趾间的缝隙,要保持干燥,防止真菌感染。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肥皂或清洁剂,以免损伤皮肤。

3.选择合适的鞋袜

对于需精心呵护足部的人群而言,选对鞋袜十分关键。鞋子宜选宽松、舒适且透气性佳的款式,像高跟鞋、尖头鞋或过紧的鞋子都应避免,它们易挤压足部,造成摩擦与损伤。袜子则要挑棉质、吸汗性强的,每天更换,让足部时刻保持干爽,降低患病风险。

4.正确修剪趾甲

正确修剪趾甲对足部健康意义重大。修剪时,应平着下剪,切不可剪得过短、过深,否则会伤到甲沟,进而引发甲沟炎,带来疼痛与不便。要是遇到趾甲过硬或者变形、难以修剪的情况,不妨先泡泡脚,让趾甲软化,这样修剪起来更轻松。若仍觉困难,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协助。

5.预防足部受伤

预防足部受伤,糖尿病患者需格外留意。日常避免赤脚,以防尖锐物刺伤。寒冷时节注重足部保暖,不过别用热水袋、电热毯直接加热,防止烫伤。此外,要定期前往专业机构做足部护理与检查,如此能尽早察觉并处理潜在问题,守护足部健康。

三、结论

足部健康关乎整体生活质量,对于足部护理容不得半点马虎。选合适的鞋袜能减少摩擦损伤,正确修剪趾甲可避免甲沟炎困扰,防止受伤能降低感染风险,定期检查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只有将这些护理要点落实到位,形成全面且细致的护理体系,才能切实守护好足部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