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之静  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西城服务协调中心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供应医疗卫生项目部  发布时间:2025-06-20
582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常见慢性病。持续的高血糖不仅会损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还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在降糖这场持久战中,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展现出独特优势,为患者带来希望。

中医:辨证论治,调理全身

中医将糖尿病归为“消渴病”范畴,认为其发病与阴虚燥热、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在治疗上,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会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和体质,开出个性化的药方,同时配合中成药、汤药,从整体上调理身体,降低血糖并防治并发症。

对于表现为口渴多饮、咽干舌燥、尿频量多的“上消”患者,中医常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为原则,选用消渴方加减,药方中包含天花粉、黄连、生地等,这些药材能有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中消”患者多有多食易饥、形体消瘦的症状,治疗时以清胃泻火、养阴增液为主,玉女煎是常用方剂,其中石膏、知母可清胃降火,麦冬、生地能养阴生津。针对“下消”患者,即出现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等症状,中医着重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加减方较为适用,熟地、山茱萸等药材可滋补肾阴,固摄下元。

除了汤剂,一些中成药也在降糖中发挥辅助作用。参芪降糖颗粒由人参(茎叶)皂苷、五味子、山药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养阴、滋脾补肾的功效,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此外,中医的针灸、推拿等外治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胰俞穴等,也能调节经络气血运行,辅助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引起的肢体麻木、疼痛等并发症。

西医:精准治疗,控制指标

西医在糖尿病治疗中,以精准控制血糖指标为核心,通过多种手段迅速降低血糖,预防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口服降糖药是常用的治疗方式,不同类型的药物作用机制各异。二甲双胍可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磺脲类药物如格列齐特能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达格列净通过抑制葡萄糖在肾小管重吸收,使葡萄糖从尿液排出增多而降糖,可缓解心力衰竭、改善心功能,还有渗透利尿作用;西格列汀属于二肽基肽酶-4抑制类降糖药,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来降低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

对于口服药物控制不佳或病情较重的患者,胰岛素治疗必不可少。

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协同增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能够取长补短,发挥更大的治疗效果。在血糖控制初期,可采用西医快速降糖,缓解高血糖带来的不适症状;同时配合中医调理脏腑功能,改善患者体质,减少西药用量及不良反应。在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方面,中医的整体调理理念更具优势,例如针对糖尿病肾病,中医通过补肾活血、利湿降浊的中药方剂,可改善肾脏血液循环,延缓肾功能恶化;西医则可运用降压、调脂等药物,控制血压、血脂等指标,两者结合能更有效地保护肾脏。

无论是中医的辨证施治,还是西医的精准干预,都在降糖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通过优势互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