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艳  单位:剑阁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24
832

在现代医学不断迈向精准与微创的今天,介入超声正以“小针办大事”的姿态悄然改变临床诊疗方式。它借助超声影像的实时引导,实现对病灶的精准穿刺、取样与治疗,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安全性更高。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这项“看得见”的先进技术。

什么是介入超声

介入超声,顾名思义,是将传统超声影像与微创介入治疗相结合的一种现代医疗技术。它利用超声设备的实时可视化功能,在医生的操作下引导穿刺针、导管等器械精准进入病灶区域,实施治疗或取样操作。与CT、X线等影像介入手段不同,超声具有无辐射、动态实时、操作灵活等优势。

介入超声的核心,是通过声波图像清晰呈现体内结构,帮助医生“看得见”针头与病灶的相对位置。这不仅提高了操作的精准度,也降低了风险。比如在做肝脏穿刺活检时,医生可通过超声画面调整针头方向,避开重要血管,大大减少并发症。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超声设备分辨率不断提升,使得即便是深部或较小的病灶也能被清晰捕捉,为微创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介入超声如今已成为放射科、消化科、肝胆外科等领域的常用工具,其“实时导航”的功能使治疗更安全、更有效。

微创为先:介入超声的多重优势

与传统手术相比,介入超声以其微创、高效、恢复快的特点,逐渐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首选。其最大优势之一是“创伤小”,往往只需一根细针或细导管即可完成复杂操作,避免了开刀带来的大面积创伤和长时间恢复。

介入超声全程在超声图像引导下进行,具有高度的可控性和安全性。医生能清楚看到器械与器官、血管、肿块之间的关系,操作更有把握。这种“看得见的治疗”也提升了患者的信任感,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此外,介入超声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无须全麻,大多数患者在门诊或日间病房即可完成,不必住院,降低了治疗成本。其操作时间短、恢复快,术后通常不影响正常生活,对老年人或伴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尤为友好。

应用广泛:从诊断到治疗的“全能助手”

介入超声的适用范围颇为广泛,可用于疾病的确诊取样,还可施行各类微创治疗,已然成为临床上的“全能型选手”,常见的应用场景包含穿刺活检、脓肿引流、肿瘤消融、囊肿抽吸、药物注射等。

在肿瘤诊断时,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以准确定位病灶,获取组织标本,给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在肝脏、甲状腺、乳腺等实体器官疾病中,穿刺活检已经成为金标准之一,对于一些不适合手术切除的肿瘤,还可借助超声引导开展射频消融或微波消融,达到“热杀死”病灶的目标。

在感染性疾病治疗方面,介入超声也可发挥关键作用,对于体内脓肿或积液,可在超声引导下精准穿刺引流,有效缓解症状、控制感染。对于囊肿或积液性病变,还可进行抽吸并注射硬化剂,减少复发。介入超声操作灵活,即使在体位受限或病灶位置复杂的状况下,医生也可凭借图像引导精准操作,极大提升了诊治效率,降低了传统方式下的盲穿风险。

技术前沿:介入超声的未来可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介入超声正不断突破传统界限,向着更精准、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迈进。如今,超声设备已从黑白影像发展到彩色多普勒、弹性成像、三维超声等新技术,为医生提供更丰富、更立体的病灶信息,大大提升了诊断和操作的精度。

人工智能与超声的结合,也为介入操作带来了新机遇。AI辅助识别病灶、自动测量、风险提示等功能正在不断完善,有望成为医生的“第二双眼”,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同时,便携式超声设备的发展也让“床边介入”成为可能,尤其在重症监护、急诊、社区医疗中展现巨大潜力。

可以预见,介入超声这项“小针办大事”的技术,正在成为现代医学微创化、精准化、智能化的重要推手,为更多患者带来“创伤更小、治疗更准、恢复更快”的全新治疗体验。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