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明  单位:宜宾市屏山县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24
459

近年来,抑郁症患者明显增多,尤其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由于其面对突发疾病时会产生恐惧心理,同时缺乏对疾病的认识以及自我调节就医的自救知识,所以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怀尤为重要。过度换气综合征(也称为呼吸性碱中毒或高通气综合征)是一种由于心理或生理因素导致的呼吸频率过快或过深,导致体内二氧化碳排出过多,血中碳酸浓度降低,进而引发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症状。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异,轻症可有呼吸急促、心悸、头晕、头痛不适等症状,严重的过度换气表现为多系统的症状,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会有意识模糊或意识丧失、死亡,所以早识别、早处理。普通群众正确掌握过度换气的急救知识,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避免病情加重。

什么是过度换气

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吸气时,空气进入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把空气中的氧气带入血液中,同时把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出到肺泡中。呼气时,把肺泡中的二氧化碳与残余的空气一起呼出。这样一呼一吸,为人体提供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调节酸碱平衡,维持生命的新陈代谢。过度换气是在某种情况下,呼吸频率过快,深大呼吸导致吸入和呼出的气体过多,通气量增加,二氧化碳排出过多,机体调节失衡,导致血液中碳酸快速下降,形成低碳酸血症,出现呼吸性碱中毒。

过度换气综合征的常见症状

呼吸系统症状:二氧化碳排出过多,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窒息感、气短等。

神经系统症状:主要症状有头晕、头痛、眩晕、耳鸣、视力模糊、肢体麻木或刺痛,严重者会有肌肉震颤或痉挛,意识模糊或丧失。

心血管系统症状:过度换气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的一些症状,如心悸、心前区疼痛或压迫感、血压变化等。

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症状。

精神心理症状:患者会感到焦虑、紧张、恐惧,这些心理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过度换气的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过度换气常见的原因

1.心理因素:情绪激动、焦虑、紧张、恐惧或应激反应等心理因素可刺激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加快,引发过度换气,也是急诊常见原因。

2.代谢异常:发热、甲亢、代谢性酸中毒也可导致机体加快代谢,刺激呼吸中枢,引发过度换气。

3.心肺疾病:心力衰竭、哮喘、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能导致机体缺氧,刺激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调节功能异常,引发过度换气。

4.中枢神经系统:脑炎、脑膜炎、脑肿瘤、颅脑外伤、脑出血可能直接损伤呼吸中枢,引发过度换气。

过度换气的治疗措施

1.评估患者病情,在无器质性疾病的情况下,解除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让患者精神上放松,做好心理安慰。

2.让患者练习腹式呼吸,降低呼吸频率,缓慢呼吸。

过度换气自我调整法

急诊常见的过度换气患者多数表现为轻症,经过急诊处理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疗就能缓解,女性患者较多见。发病原因多为情绪激动、哭泣、焦虑、紧张,由于患者本人不懂得如何调节自我情绪,使呼吸频率发生变化进而呼吸急促,出现胸闷、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那么如何自救呢?轻症无明显肢体麻木的患者可以进行自我调节情绪,避免心情郁闷,不纠结于某一事物,让大脑处于放松状态,同时调节呼吸。症状明显有头晕、肢体麻木、胸闷的患者可以佩戴口罩。

心理急救如何干预过度换气

缓解急性情绪危机:快速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恐惧、焦虑、愤怒等极端情绪,避免因情绪失控影响救治(如拒绝治疗、干扰医护操作)。

重建心理安全感:通过信息透明、陪伴支持,减少“未知感”带来的失控体验(如“亲人抢救中,医生不告知情况”易引发怀疑)。

预防远期心理创伤:降低急性应激障碍(ASD)、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风险(研究显示,急诊科及时干预可使PTSD发生率降低30%~50%)。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