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叶娇娣  单位: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0
1602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不仅会对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还可引发中风、心肌梗死等并发症,此刻正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健康。科学饮食管理可控制血压水平、改善血管功能,因此如何根据高血压患者个体差异制定饮食方案,已成为临床重点关注内容。现就高血压患者饮食搭配秘籍展开详细叙述。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原则

低盐饮食:若是高血压患者每日摄入过多的钠盐,伴随体内钠离子骤然增加,血压可因血容量升高而上升。实际上,摄入过多钠盐还可不同程度地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血压控制效果将因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而降低。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高血压患者每日钠盐摄入量不宜超过5g,并严格限制高盐食物(咸菜、火腿等)、加工食品(方便面、薯片)摄入量。同时,临床建议高血压患者根据食物性质合理改变烹饪方式,通常以蒸、煮等方式为主。

低脂饮食:由于高脂饮食可促进血脂升高,进一步加重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负担,不利于疾病有效控制。因此,临床建议高血压患者严格控制每日脂肪摄入量,通常不超过总热量的20%-3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来源于橄榄油、亚麻籽油等;饱和脂肪酸来源于动物内脏、肥肉等;反式脂肪酸来源于油炸食品、人造奶油等。

高纤维饮食:大量研究指出,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加粪便体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同时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精制谷物(白米、白面等)摄入量,并将其替换为全谷物制品,如全麦面包、燕麦片等。实际上,全谷物食物中富含大量的膳食纤维、维生素,高血压患者根据自身饮食结构适当增加全谷物食物占比,控制体重的同时有助于降低血压。其次,由于膳食纤维主要蕴含于绿叶蔬菜(菠菜、芹菜等)、根茎类蔬菜(胡萝卜、南瓜等)、水果(苹果、香蕉等)、豆制品(黑豆、红豆等)、坚果(巴旦木、核桃等)等食物中,因此,临床建议高血压患者每日蔬菜摄入量不宜少于500g,水果摄入量在200-300g左右。为避免油炸、炖煮等过度加工,不同程度地破坏上述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宜选择快炒、清蒸、凉拌等烹饪方式。

适量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基本成分,高血压患者每日针对性摄入适量蛋白质,有助于加快细胞生长、修复和更新。与此同时,多数酶、激素均为蛋白质,其有助于催化各种化学反应,调节生理功能。但值得注意的是:过量摄入蛋白质将不同幅度地增加高血压患者的肾脏负担,因而蛋白质每日摄入量不宜超过1-1.5g/公斤,通常以鱼、蛋等优质蛋白质为主。

保持饮食平衡:为避免能量过剩加重心血管负担,医疗工作者应指导患者根据自身体重、活动能力等因素,针对性制定饮食方案,严格控制蛋白质(10-20%)、碳水化合物(50%-65%)、脂肪(20%-30%)占比,并适当增加钾(香蕉、橙子等)、钙(牛奶、酸奶等)、镁(坚果、种子等)摄入量。此外,油炸、熏烤等过度烹饪方式,会导致油质、有害物质含量增加,不利于机体健康。因此,临床通常建议高血压患者选择蒸、煮等烹饪方式。以西北地区春季食谱为例:早餐宜保障营养均衡,以核桃豆浆、蒸红薯、山药、煮鸡蛋、拌海带丝、苹果为主;中餐需摄入足够的热量、营养素,如杂粮米饭、青椒牛柳、素炒菠菜、紫菜虾皮汤;下午加餐以无糖酸奶、香蕉、樱桃为主;晚餐则不限于全麦馒头、素炒圆白菜、西兰花胡萝卜炒木耳、鲫鱼豆腐汤等清淡食物。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禁忌

高盐食物:如咸菜、腌制品、熟食、薯片等。

高脂肪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蛋黄等。

高糖食物:如糖果、蛋糕、甜饮料等。

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浓茶、酒精等。

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

高血压患者的中医食疗

中医将高血压归属于“眩晕”“头痛”范畴,其发病机制在于阴阳失调、气血紊乱,与先天禀赋不足、劳欲过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主张辨证施食。例如:肝阳上亢型患者(头晕目眩、面红耳赤等)宜摄入芹菜、菊花等平肝潜阳食物。肝肾阴虚型(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患者宜摄入枸杞、黑芝麻等滋补肝肾食物;痰湿内阻型(头晕头重、胸闷腹胀等)患者宜开展以薏苡仁、山药等健脾化痰食物为主的食疗。其次,中医食疗注重遵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原则,具体食疗食物如下。

蔬菜类:芹菜(平肝清热、祛风利湿等)、菠菜(滋阴润燥、平肝清热)、洋葱(扩张血管、抗氧化)等。

水果类:苹果(生津止渴、健脾益胃)、香蕉(促进钠的排出)、山楂(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等。

谷物豆类:燕麦(降血脂、降血压)、绿豆(清热解毒、消暑利水)、黑豆(补肾益阴、健脾利湿)等。

其他食物:海带(软坚散结、利水消肿)、香菇(降低胆固醇)、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等。

常见食疗方:芹菜粥(平肝清热、降血压)、山楂荷叶茶(活血化瘀、清热降脂)、枸杞桑椹粥(滋补肝肾)、海带冬瓜汤(利水消肿、降血压)等。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在医疗工作者指导下全面加强饮食调护,有助于改善不适症状,辅助控制血压,进一步提高日常生活质量。但值得注意的是:食疗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疗工作者的科学指导下,正确开展综合治疗,以此保障身心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