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丰梅  单位:泰安八十八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26
83

在医院的检查项目中,D-二聚体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指标。它看似陌生,却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监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以及哪些情况下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

一、认识D-二聚体

(一)D-二聚体是什么

D-二聚体是人体血液中纤维蛋白经过活化和降解后产生的一种小分子片段。我们可以把纤维蛋白想象成身体里的“止血网”,当身体出现伤口需要止血时,纤维蛋白会聚集形成血凝块,起到止血作用。而当血凝块完成使命后,身体会启动溶解机制,将其分解,D-二聚体就是这个分解过程的产物之一。

(二)D-二聚体的检测原理

D-二聚体的检测主要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特定的抗体去识别血液中的D-二聚体,然后通过一系列反应显示出其含量。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等,这些方法操作相对简便,能快速得出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及时的参考。

(三)D-二聚体检测的普遍性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D-二聚体检测已经成为很多疾病筛查和诊断中的常规项目。无论是急诊中的胸痛患者,还是住院的术后病人,都可能会进行D-二聚体检测。它就像一个“信号兵”,能为医生判断病情提供重要的线索,帮助医生更准确地把握患者的健康状况。

二、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

(一)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

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这两种疾病都比较凶险。当身体出现静脉血栓时,血栓会激活体内的凝血和纤溶系统,导致D-二聚体水平升高。因此,D-二聚体检测可以作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重要筛查指标。如果D-二聚体水平正常,往往可以排除这类疾病的可能性,减少不必要的进一步检查;如果D-二聚体水平升高,则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诊。

(二)评估血栓溶解治疗效果

对于已经确诊为静脉血栓栓塞症并接受血栓溶解治疗的患者,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可以反映治疗效果。在治疗初期,由于血栓被溶解,D-二聚体水平可能会出现一过性升高,之后随着血栓的逐渐溶解消失,D-二聚体水平会逐渐下降。医生可以通过监测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判断血栓溶解的程度,调整治疗方案。

(三)在其他疾病中的辅助诊断价值

除了静脉血栓栓塞症,D-二聚体在其他一些疾病中也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比如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由于体内广泛的凝血和纤溶系统激活,D-二聚体会显著升高。此外,在一些恶性肿瘤、严重感染、创伤等情况下,D-二聚体水平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为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提供参考。

三、D-二聚体假阳性结果的常见情况

(一)生理因素导致的假阳性

一些生理情况可能会导致D-二聚体出现假阳性结果。比如孕妇,在怀孕期间,体内的凝血系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处于高凝状态,同时纤溶系统也会相应激活,这可能会导致D-二聚体水平升高。

(二)疾病因素引发的假阳性

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与血栓相关的疾病,还有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D-二聚体假阳性。例如,严重的肝脏疾病会影响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D-二聚体代谢异常,从而出现水平升高。

(三)检测和标本因素造成的假阳性

检测过程中的一些因素也可能导致D-二聚体假阳性。如果检测仪器没有经过严格的校准,或者检测试剂质量不合格,都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出现假阳性。此外,标本采集过程中如果出现溶血、脂血等情况,也可能干扰检测反应,导致D-二聚体水平被误判为升高。

结束语

在拿到D-二聚体检测报告时,不要自行盲目判断病情,应及时咨询医生。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从而得出准确的诊断,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只有正确认识和解读D-二聚体检测结果,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疾病诊疗中的作用。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