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鄢明锦  单位:简阳市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25
518

在智能手机普及、办公久坐常态化的今天,颈椎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深受其扰。颈部僵硬、疼痛,手臂麻木,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面对颈椎病,很多人感到焦虑和无助,其实不必害怕,传统的针灸推拿疗法,凭借其独特的优势,能为颈椎病患者带来显著的改善效果。

颈椎病的成因与症状表现

颈椎病的发生,主要与颈椎的退行性改变、慢性劳损以及外伤等因素有关。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间盘逐渐退变,水分减少,弹性降低,椎间隙变窄,进而导致颈椎稳定性下降;长期低头看手机、伏案工作、不良睡眠姿势等慢性劳损行为,会加速颈椎退变过程;而颈部突然的扭转、撞击等外伤,也可能诱发或加重颈椎病。

颈椎病的症状复杂多样。常见的有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患者常感觉颈部像被“卡住”一样,难以自由转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会出现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手指感觉异常,严重时可能影响手部精细动作;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易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在转头时突然眩晕,猝然倒地;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则可能伴有心慌、胸闷、视力模糊、耳鸣等交感神经紊乱表现。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原理与方法

1.治疗原理

中医认为,颈椎病属于“痹证”“项强”等范畴,多因经络气血阻滞、筋骨失养所致。针灸依据经络学说,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灸能调节神经功能,缓解颈部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受损组织修复,从而减轻颈椎病症状。

2.常用穴位与操作

治疗颈椎病常用的穴位有颈夹脊穴、风池穴、大椎穴、肩井穴、曲池穴、外关穴等。颈夹脊穴位于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左右各一列,针刺该穴位可直接作用于颈部病变部位,疏通局部经络气血;风池穴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能祛风散寒、通络止痛;大椎穴为诸阳之会,可振奋阳气、调和气血;肩井穴在肩上,前直乳中,能缓解肩部疼痛、松解肌肉紧张。

针刺时,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采用适当的针刺手法,如提插补泻、捻转补泻等。一般留针20-30分钟,期间可适当行针,以增强针感。此外,还可结合电针疗法,通过连接电针仪,给予穴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电刺激,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或采用温针灸,在针柄上点燃艾绒,借助艾灸的温热之力,加强温通经络的作用。

推拿治疗颈椎病的原理与手法

1.治疗原理

推拿通过手法作用于颈部及相关部位,能够调整颈椎关节的位置,纠正椎间关节的紊乱,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同时,推拿可放松紧张的肌肉,缓解肌肉痉挛,减轻对神经、血管的压迫;还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减轻炎症和水肿,从而改善颈椎病症状。

2.常见推拿手法

放松手法:先用揉法、滚法在颈部、肩部及上背部操作,以放松紧张的肌肉。揉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治疗部位做轻柔的回旋揉动;滚法是用手背近小指侧部分附着于体表,通过腕关节的屈伸和前臂的旋转运动,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使局部肌肉得到充分放松,缓解僵硬感。

整复手法:对于存在颈椎关节错位、椎间关节紊乱的患者,可采用颈椎斜扳法、旋转复位法等整复手法。以颈椎斜扳法为例,患者取坐位,头部略向前倾,医生一手抵住患者头侧后部,另一手托住对侧下颏部,使颈椎向一侧旋转至最大限度后,瞬间用力,以轻巧的动作带动颈椎做一个有控制的旋转扳动,纠正颈椎关节的错位,恢复颈椎关节的正常位置关系,但整复手法需要专业医生操作,避免因手法不当造成损伤。

点穴手法:用手指点按风池、肩井、天宗、曲池等穴位,以酸胀感为度,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进一步减轻疼痛和麻木症状。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