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尹本凯  单位:德宏州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30
1241

夏日炎炎,草地青青,很多家长喜欢带孩子去草地野餐、游玩,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别忘了做好防护。草丛里有许多蚊虫,叮咬人体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局部感染等问题,部分蚊虫可能携带病原体,通过叮咬将病原体传播给人体。今天我们聊一聊被大家称之为“草丛杀手”的恙虫病。

什么是恙虫病?

恙虫病又叫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由携带恙虫病东方体的恙螨叮咬人体后发病。临床上以发热、皮疹、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肝肾损伤等为特征。可并发肺炎、心肌炎、中毒性肝炎、肝衰竭、休克、脑膜脑炎等。如果诊断及治疗不及时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嗜血细胞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脏器功能损伤甚至死亡等。

恙虫病的流行情况

恙虫病在我国多个地区流行,包括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云南、四川、贵州、西藏、安徽、陕西、江苏、浙江、山东、台湾和海南等。南方地区多发生于夏、秋季,而北方地区多发生于秋、冬季。

恙虫病的传播

恙虫病的传染源主要是鼠类,此外还包括兔、猪、猫和家禽,人不作为传染源。传播途径为在疫区的草地、河边、山林等地方工作、活动或坐卧时,被带有恙虫病东方体的恙螨叮咬而患病。人群普遍易感,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

恙虫病的临床表现

恙虫病的潜伏期为4~21天,以10~14天最常见,病程多在三周以上。一般无前驱症状,起病急,通常以高热起病,体温可达39~41℃,常伴有畏寒、寒战、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下降等,上述症状因缺乏特异性而常常被误诊为流行性感冒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恙虫病的临床诊断除了依据流行病学史(疫区野外活动)、发热外,还包括最重要的临床表现:特异性焦痂、溃疡、皮疹、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焦痂,多见于腋窝、腹股沟、外生殖器、肛周和腰背等相对潮湿、隐蔽部位,焦痂部位无疼痛,通常在医生查体时发现。焦痂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直径2~15mm,边缘突起,如堤围状,周围有红晕。痂皮脱落后即形成火山口状溃疡。焦痂附近的淋巴结通常会明显肿大。皮疹多见于病程第4~6天,呈暗红色充血性斑丘疹,多散布于躯干和四肢,面部少见,皮疹部位无疼痛、瘙痒等。部分患者还可以出现肝脾肿大。

恙虫病的治疗

恙虫病东方体为专性细胞内寄生微生物,需使用脂溶性抗生素,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抗生素有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氯霉素,一般无禁忌首选多西环素抗感染治疗,其他治疗包括脏器保护、对症支持治疗。早期及时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疗效果好,但许多恙虫病患者因缺乏特异性焦痂、溃疡等表现而常导致误诊、漏诊,许多此类病例因早期未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而进展为重症恙虫病;重症恙虫病患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障碍引发的不同部位出血、多脏器功能损伤甚至衰竭,常需要机械通气、输血、血液净化等治疗手段,不仅住院时间长、治疗费用高,而且可能危及生命。

恙虫病的预防

恙虫病重在预防,尤其是在恙虫病高发地区,应该做好个人防护,进入草丛时应穿长袖衣裤,扎紧袖口、裤脚,不穿凉鞋,并尽量避免皮肤裸露,可在裸露的皮肤上涂抹含避蚊胺的驱虫剂。避免前往可能有恙虫存在的灌木和丛林。到草丛、丛林活动后,回家应立即脱去衣物、充分洗澡,减少恙虫的附着。

如果在恙虫病流行地区有野外活动史,或者到恙虫病流行地区旅游后突然出现发热,需要仔细查看身体尤其是隐蔽部位是否有焦痂或者溃疡,并及时就医,向医生提供流行病学史。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