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涯霖  单位:雅安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6
871

静脉输液治疗(简称静疗)是临床上广泛采用的一种给药方式,即通过静脉通道将药物或液体直接输入患者体内,达到迅速治疗或补充液体的目的,其关键环节包括严格的无菌操作、准确的静脉穿刺及对输液速度的精准控制,常见并发症如静脉炎、渗漏、堵塞甚至感染,通常与操作不规范或护理不足密切相关,因此,在静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定期评估穿刺点状态,以确保输液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静脉治疗作为临床护理中的重要环节,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揭开静疗的“神秘面纱”,不仅有助于公众正确理解输液过程中的关键要素,也能够提升医护人员在操作中的规范性。通过合理选择静脉通道、正确评估穿刺部位及精准控制药物输注速度,能够有效预防静脉炎、渗漏等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

一、无菌规范操作

无菌规范操作是静脉输液安全的关键环节,简单来说,就是医生或护士在输液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手、工具和药品都是干净的,没有细菌污染,输液前,医护人员都会先洗手、戴上干净的口罩和手套;注射用的针头、输液管和药品都是经过严格消毒处理,并且只用一次就扔掉,绝不会重复使用,护士在扎针前,还会用碘伏或酒精棉球认真擦拭皮肤,这样能消灭皮肤上的细菌,防止细菌通过针孔进入血管,如果输液过程中不小心污染了针头或输液管,护士会立刻更换新的,避免细菌进入人体,总之,无菌操作就像一道保护屏障,隔绝了病菌,能有效防止输液后发烧、静脉发炎甚至严重感染等问题,让输液治疗更加安全可靠,让患者更加放心。

二、严格穿刺技术

严格穿刺技术,就是护士在为患者扎输液针的时候,要做到准确、稳妥,并尽量减轻患者的疼痛,通俗地讲,就是扎针前护士会仔细观察,选择合适的血管,避免扎错或反复穿刺,尽可能一次成功,具体来说,护士先用手轻轻拍打患者的手臂或手背,让血管明显地鼓起来,然后再选择弹性好、明显且容易扎进去的血管,扎针时,护士动作会轻柔、果断,尽量让患者感觉不到太多疼痛。一旦针头进入血管,护士会观察是否有回血(血液进入输液管),确定穿刺成功后再固定好针头,防止针头滑出或移位,此外,护士还会注意避开明显弯曲或皮肤不平整的位置,这样能减少患者输液时出现肿胀的情况,简单来说,严格穿刺技术不仅体现了护士的技术水平和态度,也直接决定了输液的安全性,做好这一点,可以有效降低输液带来的风险,保护患者的健康。

三、药液精准配制

药液精准配制,通俗地讲,就是护士或药剂师严格按照医生开的药方,将不同的药物以准确的比例和剂量进行配制,确保患者能安全有效地接受治疗。在输液前,护士会仔细核对药品名称、剂量、有效期,确保所用药品完全符合医生要求。配制药液时,使用的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也会精确到毫升,以避免药物过浓或过稀带来的不良反应。同时,配药时还需注意药物的相容性,有些药物如果混在一起会失去疗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所以护士必须按照标准流程分别配制,不能随意混合,总之,精准配制药液,就是给患者“量身定做”合适的治疗方案,保障药物充分发挥作用,避免输液过程中出现风险,让患者更加安全。

四、控制滴速稳定

控制滴速稳定,就是在输液时,护士要根据医生开的输液速度,让药液以稳定的节奏一滴一滴地进入患者体内,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通俗一点讲,就像开车一样,车速太快容易发生事故,太慢又不能准时到达,输液滴速过快,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心慌,甚至呼吸困难等不适反应,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更容易引起危险;滴速太慢,又会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导致药物在输液管内结晶、堵塞。护士在调整滴速时,会用输液管上的调节阀控制流速,每隔一段时间就观察一次,发现滴速变化时会及时调整,让输液始终保持稳定的节奏。这种滴速稳定的控制方法,既能保障药效充分发挥,也能减少输液过程中的意外发生,从而确保患者安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让患者更加安心地接受输液治疗。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