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小利  单位:安岳县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1
604

一、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介绍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它不仅影响患者的脑部功能,还常常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其中肩关节半脱位便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肩关节半脱位是指肩关节中的部分肱骨头向下脱离肩胛骨的关节盂。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机制复杂,首先是以冈上肌及三角肌后部为主的肩关节周围肌肉功能低下,尤其是冈上肌为主的起稳定肩关节作用的肌肉瘫痪、肌张力低下,被认为是肩关节半脱位最重要的原因。偏瘫后,这些肌肉的瘫痪和肌张力下降导致肩关节囊松弛,肱骨头容易脱离正常解剖位置。其次,偏瘫患者的肩关节囊及韧带长期受到上肢重力的牵拉,导致松弛、破坏及延长,进一步增加了肩关节半脱位的风险。同时,肩胛骨周围肌肉的瘫痪、痉挛及脊柱直立肌的影响等所致的肩胛骨向下旋转,也是肩关节半脱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预防

预防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是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正确的体位摆放。正确的体位摆放对于预防肩关节半脱位至关重要。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患者都应保持正确的体位。在仰卧时,患肩下应垫高,以防止肩后缩。在侧卧位时应保持肩胛骨前伸。当患者处于坐位时,应把患侧上肢放在面前的桌子上或轮椅上的支撑台上。

使用支撑物。患者卧床或坐轮椅时,可以使用枕头或其他支撑物来保持肩部的正常位置,防止肩关节脱位。这些支撑物能够提供额外的稳定性,减少肩关节受到的不必要牵拉。

尽早开始康复训练。脑卒中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包括肩部的主动和被动活动。通过适当的运动训练,可以增强肩部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提高关节的稳定性。被动活动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牵拉肩关节。

三、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康复进展和个体差异。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

纠正肩胛骨位置。纠正肩胛骨位置是治疗肩关节半脱位的主要方法。如利用专业手法纠正肩胛骨的位置,使肩胛骨充分前屈、上抬、外展并向上旋转。治疗时,患者患侧上肢伸展持重(坐位)、卧位向患侧滚动等均可降低使肩胛骨内收、后缩和向下旋转的肌肉的肌张力。在做上述活动时,每次应持续尽可能长的时间,因为只有持续性的牵拉才能降低肌张力。

促进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恢复。临床治疗时,还可以通过各种刺激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方法来激活患侧肩关节的肌肉。医师可以用双手保持患侧肩胛骨位置的正常并使患侧肘关节处于伸展位,然后将患者的患侧上肢托向前方,用另一只手在腋下快速而有力地向上拍打肱骨头,通过引起牵张反射来增加患侧上肢的张力和活动。此外,立位、步行训练、健侧上肢的活动等可通过联合反应促进患肩肌肉的肌收缩与张力提高。对三角肌及冈上肌用功能性电刺激及肌电生物反馈进行治疗也是有效的方法。

维持关节活动度。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者易出现肩痛和关节活动受限,所以维持关节的活动范围很重要。这包括被动运动和辅助主动运动。在治疗中应注意避免牵拉损伤患侧上肢而引起肩痛和半脱位加重。医师可站在患者前方,向前抬起患者的患侧上肢,然后用手掌沿患侧上肢的方向快速地、反复地向患者手掌加压,并要求患者保持掌心向前,不使肩后缩。该治疗方法可有效刺激患者肩关节后方肌肉的活动和张力。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预防与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康复进展和个体差异。在预防方面,脑卒中患者在临床治疗时,可遵医嘱或是在医师的干预下通过正确的体位摆放、使用支撑物、尽早开始康复训练、佩戴肩托等预防措施来降低肩关节半脱位的风险。在治疗方面,可采用纠正肩胛骨位置、促进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恢复、维持关节活动度、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等方法均可取得一定的疗效。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治疗方法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指导,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减少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