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这些症状在儿童呼吸道感染高发季十分常见,但若孩子持续高热不退、咽峡部“长满白膜”、眼睑浮肿如“金鱼眼”,甚至出现肝脾肿大,家长需高度警惕一种容易被误诊的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M)。
认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狡猾的“伪装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是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比如亲吻孩子、共用餐具、水杯等行为都可能导致病毒传播,因此也被称为“接吻病”。这种疾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
EB病毒就像一个狡猾的“伪装者”,感染人体后,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极为相似,导致很多家长和孩子“掉以轻心”。但随着病情发展,会逐渐露出“真面目”。除了持续发热、咽痛等症状外,还会出现一些独特表现。
典型症状:不止发热咽痛这么简单(一)反复发热
发热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数患儿体温会达到38℃甚至更高,且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为1~2周,部分患儿发热时间可能超过3周。发热的特点通常是反复出现,即使服用退烧药后体温暂时下降,过一段时间又会再次升高。这种反复发热的情况容易让家长焦虑,也提醒我们不能单纯当作普通感冒处理。
(二)严重咽痛
咽痛症状往往较为严重,患儿会感觉吞咽困难,吃东西、喝水时疼痛加剧,甚至因疼痛拒绝进食。检查时,可以看到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有时还会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渗出物,类似于化脓性扁桃体炎,但这其实是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表现,并非细菌感染导致的化脓。
(三)淋巴结肿大
几乎所有患儿都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的症状,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摸起来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软、有轻度压痛,一般不会与周围组织粘连。除了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也可能肿大。淋巴结肿大通常在发热消退后仍会持续一段时间,家长们不用过于惊慌,但如果发现淋巴结肿大异常,如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变硬等,需及时就医。
(四)其他症状
部分患儿还会出现皮疹,皮疹形态多样,可为斑丘疹、猩红热样皮疹等,通常在发热后1~2周出现,持续1~2周后自行消退。此外,患儿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少数患儿还可能出现肝脾肿大,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超声检查来明确诊断。如果肝脏功能受到影响,可能会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
及时诊断:别让“伪装者”蒙混过关当孩子出现上述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一般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并结合实验室检查来明确诊断。
实验室检查是确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关键。血常规检查中,会发现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异型淋巴细胞增多。此外,还会进行EB病毒抗体检测,通过检测血清中EB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EB病毒以及感染的阶段。如果EBV~IgM阳性,提示近期感染;EBV~IgG阳性且抗体滴度较高,可能表示既往感染或处于感染恢复期。
科学治疗:规范应对助康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大多为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即使不进行特殊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病情也可能逐渐好转。但规范的治疗可以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一)一般治疗
休息对患儿至关重要,患病期间应让孩子多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有助于身体恢复。饮食方面,由于患儿咽痛明显,应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米粥、面条、鸡蛋羹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粗糙的食物,以免加重咽痛症状。同时,要鼓励孩子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
(二)药物治疗
如果患儿发热、咽痛等症状较为严重,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给予药物治疗。针对发热,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退烧药,帮助降低体温、缓解不适。对于严重的咽痛,可使用含漱液清洁口腔,减轻炎症。目前尚无特效的抗EB病毒药物,一般不常规使用抗病毒药物,但在病情严重,如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溶血性贫血等情况时,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三)并发症处理
虽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通常预后良好,但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中耳炎、肺炎、心肌炎、脑炎等。一旦出现并发症,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比如,发生中耳炎时,要进行耳部局部治疗和抗感染治疗;出现心肌炎时,需卧床休息,给予营养心肌等治疗措施。因此,在孩子患病期间,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居家康复:细心呵护促恢复孩子出院后,居家康复同样重要,有助于孩子更好地恢复健康。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通风,每天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的休养环境。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督促孩子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防止再次感染。继续关注孩子的体温、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让孩子保证充足的睡眠,促进身体恢复。按照医生的嘱托,按时给孩子服药,不要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反复、精神萎靡、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带孩子就医。
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家长了解它的症状特点,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做好居家护理,就不必过于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