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义萍  单位:平果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5-23
387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有数亿人深受其扰。在糖尿病的综合管理中,血糖监测就像是“导航仪”,能帮助患者及时了解自身血糖变化,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关键依据。居家血糖监测方便、快捷,可让患者在日常生活场景中随时掌握血糖情况,对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意义重大。接下来,就为大家揭晓糖尿病患者居家血糖监测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认识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血糖水平波动会对身体多个器官造成损害。长期高血糖会引发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通过居家血糖监测,患者能实时获取血糖数据,直观了解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因素对血糖的影响。例如,某次餐后血糖明显升高,患者就可以据此调整饮食结构或餐后运动强度;若发现药物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也能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从而实现血糖的有效控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二、准备合适的监测工具

1. 血糖仪的选择

市面上血糖仪种类繁多,选择时应关注准确性、易用性和经济性。建议选择通过国际认证的血糖仪,如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或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认证的产品。同时,要考虑血糖仪的操作是否简便,例如是否具备一键吸血、大屏幕显示、语音播报等功能,方便老年患者使用。另外,还要对比不同品牌血糖仪的试纸价格,选择长期使用成本较为合理的产品。

2. 试纸的保存与使用

试纸是血糖仪检测的关键耗材,其保存条件直接影响检测结果。试纸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温度一般控制在 2 - 30℃,湿度保持在 20% - 80%。使用前要确认试纸的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试纸。在取出试纸后,应立即盖紧试纸筒盖,防止试纸受潮。此外,不同品牌的血糖仪通常需要搭配专用试纸,不能混用,以免影响检测准确性。

三、掌握正确的监测方法

1. 采血前的准备

采血部位一般选择手指指尖两侧,因为此处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痛感相对较轻,且血液容易聚集。采血前要用温水和肥皂洗净双手,自然晾干或用干净的纸巾擦干,避免残留的清洁剂影响血糖检测结果。也可以对手指进行适当的按摩或甩动,促进血液循环,方便采血。

2. 采血过程

使用采血笔时,要根据皮肤厚度调节合适的采血深度。将采血笔紧贴手指,按下按钮完成采血。让血液自然流出,形成一个大小合适的血滴,避免过度挤压手指,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液,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将血滴轻轻接触试纸的吸血区,使血液完全吸入试纸。

3. 读取与记录结果

血糖仪会在短时间内显示出血糖数值,患者应及时准确读取。同时,要做好血糖监测记录,包括检测日期、时间、血糖值、检测前的饮食、运动情况以及用药情况等。可以使用纸质记录本,也可以借助手机上的血糖监测 APP,方便后续回顾和与医生沟通。

四、确定合理的监测频率

1. 不同治疗阶段的监测频率

对于初诊糖尿病患者、正在调整治疗方案的患者,建议每天监测血糖 4 - 7 次,包括空腹血糖、三餐后 2 小时血糖、睡前血糖,必要时还需监测凌晨 2 - 3 点的血糖,以便全面了解血糖波动情况,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充足依据。而对于血糖控制较为稳定的患者,可适当减少监测频率,每周监测 2 - 4 次,选择不同的时间点进行监测,如空腹血糖、餐后 2 小时血糖交替进行。

2. 特殊情况的监测

在生病、手术、情绪波动较大等特殊情况下,身体的应激反应会导致血糖升高,此时应增加血糖监测频率,每天至少监测 4 次,密切关注血糖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此外,运动前后也可以进行血糖监测,了解运动对血糖的影响,避免运动过程中出现低血糖。

结语

居家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环节,掌握正确的监测方法、选择合适的监测工具、确定合理的监测频率,才能让监测结果真实反映血糖状况,为糖尿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可靠支持。希望每位糖尿病患者都能重视居家血糖监测,通过科学监测实现血糖平稳控制,提高生活质量,享受健康生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