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琴  单位:眉山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22
4988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从璀璨闪耀的钻石项链,到承载特殊意义的婚戒,再到充满个性的耳钉、手链,首饰不仅是装点美丽的利器,更承载着无数珍贵回忆与情感寄托。然而,当患者即将踏入手术室时,护士反复强调的"摘除首饰"要求,绝非多余之举。在看似安全的手术环境背后,这些日常佩戴的配饰,实则隐藏着诸多鲜为人知却足以威胁生命安全的隐患。

细菌的"避风港":微观世界的健康威胁

日常佩戴的首饰,如戒指、项链、手链等,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设计,表面存在大量肉眼难以察觉的缝隙、凹槽与纹理。这些细微之处,就像一个个天然的"避风港",为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提供了绝佳的生存与繁殖环境。科研机构的实验数据令人触目惊心:一枚日常佩戴的普通戒指,其表面的菌落数量竟可达每平方厘米10万个,而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手术室严苛的无菌标准。

在手术室这个对无菌要求近乎苛刻的环境中,哪怕是极少量的微生物,都可能成为术后感染的"导火索"。当手术创口暴露时,首饰携带的细菌一旦进入体内,便可能引发创口感染、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不仅会延长患者的恢复周期,增加痛苦,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例如,在骨科手术中,任何细微的细菌感染都可能导致骨骼愈合不良,引发长期的健康问题。

隐形的"电灼伤危机":金属与电流的致命邂逅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高频电外科设备在现代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些设备通过电极板与人体形成电流回路,利用产生的热量进行组织切割与止血。然而,当患者佩戴金属首饰进入手术室时,一场潜在的危机正在悄然酝酿。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当手术过程中电流通过人体时,金属首饰就如同一个小型导体,在其与皮肤的接触部位,电流会高度集中,瞬间产生局部高温。临床案例中,曾有患者因未摘除金属项链,在手术过程中,项链与皮肤接触处瞬间升温,导致颈部出现三度烧伤,不仅留下永久性疤痕,更严重影响了术后恢复进程。此类案例并非个例,每一次的疏忽都可能让患者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移动的"锋利隐患":手术台上的意外威胁

手术过程中,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医护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多次调整患者的体位。在这个过程中,原本看似无害的手镯、胸针、尖锐造型的项链等饰品,瞬间化身为潜在的"锋利凶器"。

据某三甲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因未摘除首饰导致的术中意外划伤,在手术室不良事件中占比高达3.7%。这些意外划伤虽然看似微小,但在手术的特殊环境下,却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一方面,划伤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另一方面,皮肤屏障被破坏,大大增加了细菌感染的风险,给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皮肤的"隐形杀手":长时间压迫的潜在危害

一场复杂的手术,往往需要持续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患者保持固定体位,而佩戴的首饰,如耳环、手表、过紧的戒指等,会对皮肤产生持续的压迫。

医学研究表明,当皮肤局部组织受到持续压迫超过2小时,就会导致该部位的血液循环受阻,组织缺血缺氧。初期,皮肤会出现发红、淤血等症状;若压迫持续,情况将进一步恶化,轻者出现水泡,重者甚至会导致皮肤破溃、坏死,形成压力性损伤。这种损伤不仅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还会增加术后护理的难度,延长康复时间,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感染问题。

为了手术安全和术后顺利康复,患者术前应将贵重饰品交由家属妥善保管,暂时放下美丽装扮,是对自己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行为。记住:摘下首饰不是放弃精致,而是对生命安全的郑重承诺。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