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景东洪  单位:​三台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26
174

热射病是高温相关疾病中致死率最高的疾病。盛夏已至,气温骤升,持续的高温天气,均会导致人们患上“热射病”。但是很多人对热射病的了解不足。那么,接下来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热射病的相关知识吧!希望本文对大家了解相关知识可以提供帮助!

热射病是什么病?

一般情况下,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体内的器官组织处于稳定环境下工作,我们将其称之为“核心温度”,核心温度通常比人的体表温度高0.5℃,约为36.5~37.5℃。当人体持续处于高温状态下,则会使人体的核心温度迅速上升,超过40℃,则会导致人体的调节功能失衡,体内产生的热量比散发的热量多,最终患者则会表现出皮肤灼热、意识障碍等症状,甚至还会涉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这种疾病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例如: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凝血功能障碍、心血管功能不全等。这种疾病属于重症中暑,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现已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病症之一。

热射病通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其一为经典型热射病,多发生于年幼者、孕妇以及老年人,这些人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弱,或具有慢性疾病史,属于被动地处于热环境中,导致产热与散热失衡。其二:劳力型热射病,这种情况多发生于高温工作的运动员、消防员以及建筑工人中,此类群体多处于青壮年阶段,身体健康,但是长时间在热环境中进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则会导致产热与散热失衡,从而引起热射病。

热射病的典型症状?   

1.体温升高:热射病患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体温升高,患者的核心温度大多超过40℃。

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热射病的另一典型症状就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在此类患者患病初期,就会表现出严重的临床症状,例如:嗜睡、谵妄以及昏迷等,除此以外,还会表现出其他神经系统异常,例如:行为怪异、幻觉等。一些患者在入院抢救治疗后,存在遗留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风险,例如:难以集中注意力、记忆力衰减以及认知障碍等。

3.其他症状:其他症状以多器官功能障碍、头痛、恶心等症状更为多见。

如何预防热射病?

1.避免主动暴露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

对于幼儿、孕妇以及老年人而言,应严格避免主动前往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中,夏季从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之间,户外的温度相对较高,幼儿和老年人应避免该阶段出行。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更应该在夏季减少外出。居家期间内可以根据气温及时开空调,调节房间的温度。如果必须前往高温环境,应注意避暑,并且需要在生活中适当饮水,促进人体的排汗、排尿等,且应严格注意休息,避免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行走、跑步等。

2.参与重体力劳动过程中应注意降温防暑

对于建筑工人、消防员、运动员等群体而言,即使天气炎热,也无法避免处于高温环境中工作,因此,此类群体应在工作中多饮水,在工作过程中主要是多饮水,在工作过程中随身携带淡盐水,并佩戴遮阳帽等防晒用具。重体力劳动者在工作中,应注意劳逸结合,如若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存在不适感,则应及时到阴凉的地方休息,并足量饮水,同时使用凉毛巾对身体擦拭,以此达到降温的作用。工作中的饮食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并以多汤水为主,避免摄入辛辣、荤腥以及油腻等类型的食物。

3.及时补充水分

   在高温环境下,人体的水分流失相对较为严重。所以在炎热的天气中,应注意多喝水,特别是不能等到自己感觉口渴时再喝水,且应定时增加水分的摄入。同时,需要多吃水分较多的水果,例如:西红柿、黄瓜、西瓜等,能够充分发挥出预防中暑的作用。

4.合理使用药物

   根据医学研究发现,一些药物可能会增加热射病发生的风险,例如:抗组胺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等,患者如若在夏季服用这些药物,则应及时向医生咨询合理用药剂量。同时,酒精的使用则会增加热射病的发生率。因此在天气炎热时应尽量少喝酒或者不喝酒,特别是“三高”人群,应彻底戒酒。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