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结肠炎
如果单从字面上来理解,显而易见,结肠炎就是结肠出现的炎症,那这个炎症是由谁引发的呢?可能是由我们所熟知的细菌、病毒、真菌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一些我们所不熟知的原虫、寄生虫带来的感染所引发的,另外,结肠炎还可能由理化因素如放疗、免疫反应等所引发。它的发病机制种类繁多,并且也较为复杂。
结肠炎的发病原因
结肠炎是指直肠、结肠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肠道炎性水肿、糜烂、溃疡、出血病变等。根据结肠炎的发病原因可将结肠炎分成特异性结肠炎和非特异性结肠炎。
特异性结肠炎也就是能找到明显原因的结肠炎,常见的有痢疾、结肠结核、阿米巴痢疾、放射性直肠炎等,非特异性结肠炎就是找不到具体发病原因的结肠炎,比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临床上大部分的慢性结肠炎都是非特异性的。慢性结肠炎的病变部位主要是直肠和乙状结肠,肠粘膜可能会出现炎性水肿、糜烂、溃疡和出血等。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累及整个结肠。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机体自身的免疫力、病原体感染、遗传和精神状态等因素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慢性结肠炎具有病程长、病情复杂、迁延不愈的特点。所以要想治疗和预防结肠炎,就得从根源下手,下面将会介绍影响结肠炎的重要因素。
1.自身免疫力低下。有些朋友的身体抵抗力很弱,吹个风也容易感冒,吃一点凉的东西就会拉肚子。肠胃系统反复的受到伤害,最终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不良后果。对于抵抗力弱,肠胃系统很敏感的人群来说,一定要注意调整饮食习惯,不要长期吃生、冷、硬的食物,注意多摄入水果蔬菜,少吃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
2.病原体感染。病原体感染的发生与机体自身免疫力低下有关。除了增强人体免疫力,维持淋巴系统正常运作也有助于清除病原体。淋巴排毒将病原体分泌的毒素排除,破坏病原体的生存环境,导致病原体无法继续生存和繁殖,最终慢慢消亡。
3.遗传基因和精神因素。一些朋友因为生活压力大,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明明感觉自己没有怎么吃东西,怎么会患上结肠炎呢?其实,存在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也是有可能患上结肠炎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心情愉悦,这样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注意事项
1.不宜吃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宜抽烟、喝酒。冷饮、冷菜、冷饭这些都是不能吃的,包括像生冷的西瓜这种水分含量比较充足的水果也属于生冷食物。油腻食物包括肥肉、油炸煎炙的食品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包括辣椒、生姜、生葱、生蒜、韭菜、洋葱等。这些食物容易刺激肠道,让肠皱襞水肿、充血、平滑肌痉挛;抽烟会引起肠道周边的毛细血管收缩;而喝酒会加重炎症,这些都会引起结肠炎的复发。
2.不能吃过敏性食物。近年来,小龙虾是一种十分流行的食物,但是却有一些人对小龙虾过敏。如果您恰好对小龙虾过敏却偏偏管不住嘴,后面的过敏反应是不容小觑的。除了会让身体不舒服外,多次过敏还会破坏身体的免疫力。所以,对花粉、花生、猪肉、芒果等过敏的朋友需要注意尽量避免和过敏原接触。
3.不宜吃得过饱、不宜暴饮暴食,这样会加重肠胃的负荷,从而引起肠胃功能的紊乱,而诱发或加重病情。
4.腹部不宜受凉。很多人夏天的时候不喜欢盖被子,第二天一早上起来就开始拉肚子,或出现感冒等症状。这就是因为腹部受凉之后肠道受刺激引起了痉挛。所以不管天气多热,都要注意将腹部盖好,以免受凉。
5.不宜过度劳累。在过度劳累情况下,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会下降,因此应注意劳逸结合。
6.不宜长期生气、郁闷、忧伤:不良的精神刺激会促进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刺激肠蠕动增强,肠液分泌过剩,这样一来肠黏膜屏障的保护功能就会下降,很容易出现肠黏膜化脓和出血,诱发疾病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