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岑春莉  单位:来宾市兴宾区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06
13346

在孕期的产检过程中,医生常会建议进行影像检查,这不禁让准妈妈们陷入纠结:怀孕期间真的可以做影像检查吗?会不会对腹中宝宝造成伤害?其实,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只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影像检查手段,既能保障诊断的准确性,又能最大程度降低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孕期常见影像检查类型及原理

(一)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孕期最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它利用高频声波在人体组织中传播时遇到不同介质产生反射的原理,将反射回来的声波信号转化为图像。

超声检查没有辐射,对胎儿和孕妇几乎没有伤害,因此在整个孕期都可以多次使用。通过超声检查,医生能够观察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测量胎儿的双顶径、股骨长等各项指标,判断胎儿是否发育正常;还能检测胎儿的心脏、大脑、四肢等重要器官的结构是否存在异常;同时,也可以了解胎盘的位置、成熟度以及羊水量等情况。

(二)磁共振成像(MRI)

在孕期,MRI主要用于检查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腹部和盆腔等部位的病变。当超声检查无法清晰显示胎儿的某些结构或发现可疑异常时,MRI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三)X射线检查与CT扫描

X射线检查和CT扫描都利用X射线穿透人体组织成像。X射线穿过人体不同组织时,由于组织密度和厚度的差异,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不同,探测器将接收到的

X射线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计算机处理,最终形成图像。CT扫描则是通过对人体进行断层扫描,获得更详细的断面图像。

然而,X射线具有电离辐射,过量的辐射可能会对胎儿造成潜在危害,如导致胎儿生长发育迟缓、畸形,甚至流产、死胎等。因此,在孕期,X射线检查和CT扫描的使用需要格外谨慎。

不同孕期影像检查的安全性与适用情况

(一)早孕期(孕1-12周)

早孕期是胎儿器官分化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胎儿对辐射等外界不良因素最为敏感。在这个阶段,若非必要,应尽量避免进行X射线检查和CT扫描。如果必须进行此类检查,医生会根据检查部位、辐射剂量以及孕周等因素,综合评估检查的必要性和潜在风险。

超声检查在早孕期是安全且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检查,医生可以确定是否为宫内妊娠,排除宫外孕;还能观察胚胎的发育情况,如是否有胎芽、胎心搏动等,判断胚胎是否存活。一般在孕6-8周左右,医生会建议进行第一次超声检查。

(二)中孕期(孕13-27周)

中孕期胎儿的器官已经基本发育成型,此时如果临床需要,在严格控制辐射剂量的前提下,某些X射线检查或CT扫描也是可以考虑的,但依然要谨慎评估利弊。

超声检查在中孕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孕20-24周左右的系统超声检查(俗称“大排畸”)是一次

非常关键的检查,通过超声可以对胎儿的各个器官进行详细的结构筛查,排查胎儿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疾病、神经管畸形、肢体发育异常等重大结构畸形。

对于一些超声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的情况,如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MRI检查可能会被推荐。MRI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胎儿脑部等软组织的结构,为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三)晚孕期(孕28周一分娩)

晚孕期主要关注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胎位、胎盘和羊水状况等,以评估分娩方式和时机。超声检查依然是首选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可以测量胎儿的大小,判断胎儿是否发育正常,是否存在胎儿生长受限或巨大儿的情况;还能观察胎盘的位置和成熟度,以及羊水量是否正常,为分娩做好准备。

如果晚孕期出现一些紧急情况,如怀疑孕妇肺部或腹部有病变,且病情严重需要尽快明确诊断时,在做好严格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可能会谨慎选择X射线检查或CT扫描,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医生会充分权衡检查的必要性和对胎儿的风险。

阅读本文后,读者应能明白,怀孕期间并非完全不能进行影像检查。只要我们了解不同影像检查的原理、安全性和适用情况,遵循医生的专业建议,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就能在保障母婴健康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影像检查在孕期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