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海  单位:柳州市柳江区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27
647

人上了年纪,不少人都会被膝盖疼痛困扰,上下楼梯时膝盖像 “生锈的齿轮”,隐隐作痛;多走几步就酸胀乏力。这不仅影响日常活动,还降低了生活质量。其实,中医在护膝方面有不少简单有效的方法,通过几个小动作,就能帮助我们养护膝关节。接下来就一起看看,如何用中医智慧守护膝盖健康。

一.年纪大了膝盖为何易疼痛?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承重最大的关节之一,随着年龄增长,它会逐渐 “退化”。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膝盖中的软骨如同关节间的 “减震垫”,能缓冲压力、减少摩擦。但到了 50 岁左右,软骨的自我修复能力减弱,慢慢磨损变薄,原本光滑的表面变得粗糙,走路时骨头间直接 “硬碰硬”,疼痛就找上门了。同时,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也会随着年龄增长变得松弛无力,失去对关节的稳定支撑,导致关节更容易受伤。

在中医理论中,这与老年人肝肾亏虚密切相关。中医认为 “肝主筋,肾主骨”,肝血充足能滋养筋膜,肾精充盈可坚固骨骼。但年纪渐长,肝肾精气逐渐衰退,筋骨得不到充足滋养,就容易出现疼痛、乏力。此外,长期蹲着做家务、频繁爬楼梯、过度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增加膝关节的负担;寒冷、潮湿的环境也容易让寒湿之邪入侵膝关节,引发疼痛。比如,有的老人冬天不爱戴护膝,总觉得 “忍一忍就过去了”,结果寒气积聚在膝盖,疼痛愈发严重。

二.中医护膝小动作:简单实用效果好

1. 揉膝窝 —— 疏通经络,缓解疼痛

膝盖后方的腘窝,有两个重要的穴位:委中穴和委阳穴。委中穴被称为 “腰背委中求”,是人体的重要排毒通道;委阳穴则对调节膀胱经气血有重要作用。每天早晚,用双手拇指或掌心,轻柔地按揉膝窝,每次按揉 3 - 5 分钟,力度以感觉微微酸胀为宜。按揉时,可以配合点按穴位,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缓解膝盖疼痛和酸胀感。

2. 拍膝盖 —— 促进循环,增强肌力

站立或坐着时,双腿放松,双手半握拳,用拳心轻轻拍打膝盖及周围,从膝盖上方开始,依次向下拍打至膝盖下方,左右膝盖各拍打 100 - 200 下。拍打时节奏要均匀,力量适中,以膝盖微微发热、皮肤微微发红为佳。这个动作能促进膝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就像给膝盖 “充电”,让它更有活力。

3. 踮脚尖 —— 锻炼小腿,稳定关节

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慢慢踮起脚尖,保持 3 - 5 秒,再缓缓放下,重复 20 - 30 次。踮脚尖时,小腿后方的肌肉会收缩发力,这不仅能锻炼小腿肌肉,还能间接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小腿肌肉就像膝关节的 “守护者”,肌肉强壮了,就能更好地分担膝关节的压力,减少关节磨损。建议每天早晚各做一组,看电视、等公交时也能随时练习。

4. 抱膝蹬腿 —— 拉伸韧带,灵活关节

坐在椅子上,双腿伸直,先将一条腿屈膝上抬,双手环抱小腿,尽量往胸部拉近,感受大腿后侧和膝关节后方的拉伸,保持 10 - 15 秒后松开,换另一条腿重复动作;完成后,双腿伸直交替向前蹬出,像蹬自行车一样,每条腿蹬 10 - 15 次。这个动作能有效拉伸膝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肌肉,增加关节的灵活性,让膝盖活动起来更轻松。

三.日常护膝小妙招:内外兼修更健康

除了坚持做上述小动作,日常养护也很关键。首先,要注意膝关节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必要时戴上护膝。尤其是秋冬季节,寒气容易入侵膝盖,护膝就像给膝盖加了一层 “保护罩”。其次,控制体重,减轻膝关节的承重压力,体重每增加 1 公斤,膝关节承受的压力会增加 3 - 4 倍。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保持健康体重,能大大减轻膝盖负担。

再次,避免长时间站立、蹲着或爬楼梯,选择散步、游泳等对膝关节友好的运动。从中医养生角度看,还可以适当食用一些补肝肾、强筋骨的食物,如黑芝麻、核桃、黑豆、枸杞等;也可以用艾叶、花椒、生姜煮水,放凉至合适温度后泡脚,让温热的药力通过足部穴位,温通经络、驱散寒湿,间接养护膝关节。

结语

膝盖是支撑我们行走的重要关节,年纪大了更要细心呵护。坚持这些中医护膝小动作,配合日常养护,就能有效缓解膝盖疼痛,让膝关节保持灵活健康,让晚年生活走得更稳、更自在。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