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慎敏  单位: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发布时间:2025-09-05
30

“医生,一旦开始吸氧,是不是就再也离不开了?”在呼吸科门诊,这可能是患者最频繁提出的问题。许多人将氧疗与“成瘾”画上等号,担心使用氧气会产生依赖性,再也无法摆脱。事实上,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今天,让我们一同揭开长期氧疗的神秘面纱,帮助您建立科学认知,掌握正确使用方法。

氧气非药物,何来“成瘾”之说

首先要明确一个基本概念:氧气不是药物,而是人体每时每刻都需要的基础生理需求。健康人群通过肺脏的正常呼吸功能,能够从空气中获取充足的氧气(空气中氧气浓度为21%),满足全身各器官的需求。

而对于某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而言,他们的肺功能已经受损,就像一扇“漏风的窗户”,无法有效摄取足够的氧气,导致身体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长期氧疗仅仅是补充身体本就需要的氧气,相当于为功能受损的肺脏提供必要的“拐杖”,而绝非所谓的“成瘾”。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离不开”的感觉,实际上是由于患者身体已经适应了充足的氧气供应,一旦停止供氧,身体会立即回到原有的缺氧状态,产生明显的不适感。这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与药物成瘾有着本质的区别。

关键指标:血氧饱和度决定氧疗必要性

是否需要接受氧疗,不能凭个人主观感觉,而应该依靠一个客观的关键指标——血氧饱和度。

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与氧气结合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百分比,这个数值能够准确反映身体的供氧状况。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的血氧饱和度通常在95%~100%之间。

医学指南明确建议:当患者在静息状态下、不吸氧时测量出的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88%,就符合长期氧疗的指征。这个数值门槛不是随意设定的,而是基于大量临床研究证据得出的结论——当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这个临界值时,长期缺氧会对身体多个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目前,家用指夹式血氧仪可以方便地测量血氧饱和度,但需要注意的是,诊断是否需要长期氧疗还需要专业医疗机构通过动脉血气分析等更精确的检查方法来最终确认。

正确使用长期氧疗,牢记这四个要点

剂量精准个体化。氧疗并不是吸得越多越好。过高的氧浓度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呼吸衰竭患者反而可能产生抑制作用,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病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确定所需的氧流量(通常是1~3升/分钟),患者应严格遵守医嘱,切勿自行调整流量。

使用时间要充足。慢阻肺患者长期氧疗要求每日吸氧至少15小时,其中包括睡眠时间。多项研究表明,只有每天使用足够长的时间,才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断断续续的吸氧方式无法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安全用氧至关重要。氧气具有助燃特性,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远离明火、热源;不要在吸氧时使用酒精、汽油等易燃物品;制氧机要放置在通风良好的位置,周围不应堆放杂物,确保设备散热正常。

定期评估治疗效果。长期氧疗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定期复查评估。随着病情的变化,医生可能会调整氧流量或使用时间。令人鼓舞的是,部分患者在经过有效治疗后,肺功能可能得到改善,甚至可能减少或停止氧疗。

长期氧疗的实实在在的益处

大量科学研究证实,规范化的长期氧疗能够为患者带来多方面的益处: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长预期寿命;改善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质量;有效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保护心脏功能,减少住院次数和医疗费用;提高运动耐力和认知功能,增强社会参与能力。

长期氧疗被认为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里程碑式进展之一。对于符合指征的患者而言,拒绝或中断氧疗意味着放弃一个明确有效的治疗手段,可能会错过改善健康状况的宝贵机会。

总而言之,长期氧疗不会“成瘾”,而是慢性缺氧患者维持生命功能的必要措施。通过监测血氧饱和度这个关键指标,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长期氧疗就能成为护肺的好帮手,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享受更美好的人生。

如果您或家人正在考虑或已经进行长期氧疗,请与呼吸科医生保持定期沟通,按时随访评估,让氧疗发挥最大效益,安心守护呼吸健康。记住,科学认知和正确使用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关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