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万颜  单位:安宁区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6
791

28岁的王女士在产后3个月开始出现打喷嚏、咳嗽时漏尿,以及性生活不和谐的问题,到医院诊断才知道是盆底肌出问题了,她勇敢接受治疗,经过一个疗程的盆底康复,症状显著改善,重拾了生活的自信。今天将带领大家正确认识盆底肌,教会你如何关爱它、守护它!

1 什么是盆底肌?

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肌肉群,它默默地支撑着脏器却总被忽视,那就是盆底肌。它由肌肉、筋膜、韧带、神经和血管共同组成,犹如一张“吊网”,将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牢牢吊住,使之处于正常位置并维持正常功能。

2 为什么它重要却常被忽视?

盆底肌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健康基石”,这是因为盆底肌在身体深处默默工作,看不见、摸不着。而且,初期症状可能比较轻微或不典型,如少量漏尿、性生活时感到些许不适,这些小问题常被忍耐,很多人都是症状严重到影响正常生活了才就医。此外,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只有孕产妇才需要关注盆底肌健康,或因羞耻感、尴尬而默默忍耐,不及时就医。

3 谁需要关注盆底肌?

妊娠和分娩会对盆底肌造成损伤,使盆底肌变得松弛、无力,甚至引起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问题,所以产后(顺产、剖宫产)42天要到医院做盆底肌功能评估。除此之外,以下群体日常生活中也要警惕盆底肌出现问题。

(1)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雌激素水平的下降,盆底肌的弹性、力量也会逐渐减弱,更容易出现功能异常。

(2)肥胖人群。超重或肥胖会增加盆底负担,更容易引起盆底肌松弛、盆底功能障碍。

(3)长期腹压增加者。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都会引起腹压增加,进而增加盆底肌的负担。

(4)手术或外伤史。有过盆腔手术或盆底外伤史的女性,以及前列腺术后的男性,更需要关注盆底肌健康。

4 盆底肌变弱的信号要知道!

关注盆底肌健康,要注意身体发生的变化,及时接收各种预警信号。一旦身体出现了以下症状中的任何一项,都应尽早到医院就医。

(1)打喷嚏、咳嗽、大笑时漏尿。盆底肌的收缩可以控尿和控便,如果你打喷嚏、咳嗽、大笑等腹压增加时漏尿,很可能是盆底肌受到了损伤。

(2)频繁尿急或排尿困难。

(3)腰骶部坠胀感。

(4)性生活质量下降。盆底肌张力高时就会出现阴道痉挛、性交痛,盆底肌松弛时则可能出现阴道轻度感觉丧失、无性高潮。

(5)便秘或粪失禁。

5 教你3秒自测盆底肌力!

除了注意各种预警信号外,日常生活中你也可以自测盆底肌有没有出问题,且只需要3秒。即排尿时尝试中途暂停(中断尿流),如果无法自如地中断排尿,则表示盆底肌肌力不足。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只适用于初期感知,且该方法不宜频繁使用,以免对膀胱功能产生影响。

6 守护盆底健康,我们可以这么做!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改变一些小习惯,并做到积极预防和科学治疗,守护盆底健康!

(1)凯格尔运动配合腹式呼吸。选择自己舒适的姿势(平躺、站立、坐姿都可以),并尽量放松全身肌肉,然后缓慢吸气和呼气,吸气时腹部随空气的吸入缓慢隆起、胸部保持相对静止,同时放松盆底肌,一般持续4~6秒,呼气时腹部随着空气的释放而下降,同时收缩盆底肌,一般持续2~4秒;每次重复这组运动15~30分钟,过程中还要确保呼吸的充分与深度,以提高盆底肌的肌力和弹性。

(2)避免久蹲或久坐。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每隔一段时间可以站起来走动一下或变换坐姿、站姿;而且,无论站还是坐都要保持正确姿势,尽可能减轻盆底负担。

(3)避免过度用力。体育运动、搬运重物时应正确发力和采取正确姿势,以防对盆底肌造成损伤。

(4)规范治疗。如果你的盆底肌也出问题了,千万不要硬抗,及时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才是最关键的。可以先尝试各种康复治疗法,如电刺激疗法、生物反馈疗法、中医疗法、凯格尔运动、提肛运动等,必要时通过手术治疗盆底肌功能障碍,促进快速恢复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盆底肌虽然低调,但如果它“闹情绪”,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关爱它!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