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何玲玲  单位:揭阳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1
905

什么是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静脉的异常扩张和迂曲,通常在下肢,尤其是小腿部位较为明显。这种病变使得静脉壁变得薄弱,静脉瓣膜功能受损,导致血液在静脉内逆流和淤积。静脉曲张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引发疼痛、水肿、皮炎、溃疡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严重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静脉曲张的主要成因

遗传因素:静脉曲张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发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活习惯:长期站立、久坐不动、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增加静脉压力。

职业因素:教师、厨师、外科医生、交警等职业人群由于需要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下肢静脉承受较大压力,因此更容易患上静脉曲张。

肥胖:肥胖人群的下肢静脉承受更大的阻力,静脉回流更加困难,从而容易诱发静脉曲张。

妊娠:妊娠期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同时子宫增大压迫静脉,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容易患上静脉曲张。

其他因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会增加腹压,影响下肢静脉回流;长时间穿着紧身衣裤也会限制下肢血液循环,增加静脉压力。

静脉曲张的症状表现

静脉曲张的症状轻重不一,初期可能仅表现为下肢沉重、酸胀感,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以下典型症状:

下肢静脉迂曲、扩张:静脉像蚯蚓一样弯曲凸起于皮肤表面,形成明显的曲张静脉团块。

水肿: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后,下肢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

皮肤改变:色素沉着使得皮肤呈现暗褐色或斑点状;脱屑表现为皮肤表面的细小鳞屑;湿疹和皮炎可能导致皮肤瘙痒、红肿和炎症。

溃疡:病情严重时,下肢皮肤可能出现难以愈合的溃疡。

出血:曲张的静脉壁较薄,容易受到外伤而破裂出血。

下肢疼痛:尤其在站立或长时间行走后加重。

静脉曲张的治疗

静脉曲张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具体选择需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综合考虑。

药物治疗:主要采用静脉活性药物,如黄酮类、七叶皂苷类、香豆素类药物等,能够调整下肢静脉张力,促进静脉回流,提高肌肉泵功能。但药物治疗通常适用于轻度或中度患者,对于重度患者效果不佳。

物理治疗:以弹力袜为主,通过梯度压力设计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轻静脉压力。弹力袜的选择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确保尺寸合适。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泡沫硬化剂闭合术、腔内激光闭合术、点状剥脱术等。手术治疗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是现阶段治疗、控制静脉曲张的关键所在。

静脉曲张的日常预防与护理

预防静脉曲张的关键在于改善生活习惯,减轻下肢静脉压力。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短暂的活动或休息,休息时用垫子将双腿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适当穿戴医用弹力袜:对于需要长时间站立或久坐的人群,建议穿戴医用弹力袜以预防静脉曲张的发生。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预防静脉曲张至关重要。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控制体重。

保持适量的运动:适当的进行下肢锻炼,如散步、游泳等,能够增强下肢肌肉的力量,改善血液循环,从而有效预防静脉曲张。

调整饮食习惯: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改善血管壁的弹性。

定期复诊:对于已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复诊和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复发情况。

静脉曲张的常见误区

关于静脉曲张,社会上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如认为静脉曲张只影响老年人、可以自愈、手术治疗以后不再复发等。这些误区可能导致患者延误治疗时机或忽视术后保健,从而加重病情。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静脉曲张,积极采取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保护自身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