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曼 王美新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一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0
525

在日常生活中,打鼾似乎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甚至有人将其视为睡得香甜的标志。然而,当打鼾伴随着呼吸暂停、喘息或憋醒时,这可能就不再是简单的睡眠现象,而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的预警信号。更令人担忧的是,OSA与脑血管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悄然无声地增加着我们罹患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一、什么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简称OSA,是一种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上气道部分或完全塌陷,导致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疾病。简单来说,就是患者在睡觉时,由于气道受阻,呼吸会暂时停止,随后又突然恢复,这种过程会反复发生。OSA患者通常伴有响亮且不规律的鼾声,鼾声会在呼吸暂停时突然中断,之后又恢复,呈现出明显的起伏变化。

二、OSA为何与脑血管病相关?

1、间歇性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

OSA患者在睡眠过程中,由于气道反复受阻,会导致体内氧气供应不足(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高碳酸血症)。这种间歇性低氧和高碳酸状态会对脑血管产生直接损害,影响脑血管的自动调节能力,使脑血管更容易受到损伤。

2、交感神经系统兴奋

OSA引起的低氧和高碳酸血症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导致交感神经活性增高。交感神经兴奋会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生理变化,长期下去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3、血流动力学改变

OSA患者在呼吸暂停时,胸内负压增加,心搏出量减少,脑血流量也随之下降。这种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会影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长期慢性缺氧还会促使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增加,导致血液黏滞度增高,进一步加剧脑血管的损伤。

4、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

OSA患者的反复缺氧和低通气状态会促进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引发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这些反应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从而增加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5、成为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多项研究表明,OSA是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患有OSA的人群,其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复发率都显著高于正常人群。

6、认知功能障碍

OSA患者由于夜间睡眠质量差,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容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还与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7、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

OSA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而这些疾病又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OSA通过增加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间接增加了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三、如何预防和治疗OSA以降低脑血管病风险?

1、积极减重

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等方式积极减重,可以有效改善OSA症状,降低脑血管病风险。

2、改变睡眠姿势

尽量采取侧卧位睡眠,避免仰卧位,可以减少舌根后坠和气道阻塞的发生,从而改善OSA症状。

3、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通过给患者佩戴面罩,提供持续的正压气流,保持气道通畅,从而改善OSA症状,降低脑血管病风险。

4、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OSA患者,如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等引起的OSA,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选择。通过手术切除肥大的组织,可以解除气道阻塞,改善OSA症状。

综上所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脑血管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应该高度重视OSA的防治工作,降低脑血管病风险。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OSA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隐秘的健康危机,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守护好自己的健康,远离脑血管病的威胁。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