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沿伶  单位:宣汉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20
2

在女性的健康问题中,子宫肌瘤是一个既常见又容易被忽视的话题。许多女性在例行体检中“意外”发现子宫肌瘤,却对它知之甚少,有人惊慌失措,有人选择忽视。那么,子宫肌瘤到底是什么?它会带来哪些影响?是否需要治疗?这篇文章带你全面了解子宫肌瘤,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一、什么是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子宫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形成。它并非癌症,绝大多数属于良性,发展缓慢。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会对生活质量、生育能力造成一定影响。

子宫肌瘤的发生与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主要见于30~50岁的女性,尤其是未生育或晚育女性更容易患病。

二、子宫肌瘤有哪些类型?

子宫肌瘤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浆膜下肌瘤:生长在子宫外壁,像“包块”一样凸出,通常症状不明显。

2.肌壁间肌瘤:位于子宫肌层内,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可能导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

3.黏膜下肌瘤:向子宫腔内生长,最容易引起出血异常和不孕。

4.宫颈肌瘤:长在子宫颈部,相对少见,但可能影响排尿、性生活等功能。

三、子宫肌瘤会有哪些症状?

大约三分之一的子宫肌瘤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往往在体检中被发现。但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常见表现包括:

• 月经异常: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周期紊乱;

• 腹部包块或腹胀:尤其是较大的肌瘤;

• 下腹疼痛或坠胀感;

• 尿频或排便困难:肌瘤压迫膀胱或直肠;

• 不孕或流产:特别是黏膜下肌瘤影响子宫内环境。

四、子宫肌瘤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研究发现,以下因素可能与子宫肌瘤的发生有关:

• 年龄:35岁以上女性患病率显著上升;

• 家族史:母亲或姐妹患有子宫肌瘤;

• 激素水平:雌激素水平高或体内激素代谢异常;

• 肥胖:脂肪组织能促进雌激素合成;

• 生活方式:压力大、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

五、子宫肌瘤怎么检查出来?

1.妇科B超:最常用、无创、可评估肌瘤大小、位置、数量;

2.核磁共振(MRI):更清晰判断肌瘤性质;

3.宫腔镜/腹腔镜:用于进一步诊断和微创手术。

六、子宫肌瘤需要治疗吗?

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情况

是否建议治疗

没有症状,肌瘤小且稳定

可定期观察

月经异常、贫血严重

建议药物或手术治疗

肌瘤体积大,压迫症状明显

建议手术治疗

有生育需求,肌瘤影响受孕

需评估后处理

七、子宫肌瘤有哪些治疗方式?

1.观察随访

小于5cm、无症状的肌瘤,多建议每6-12个月随访一次。

2.药物治疗

• 激素类药物(如GnRH激动剂)可暂时缩小肌瘤;

• 止血药物用于缓解月经过多。

3.微创介入治疗

• 子宫动脉栓塞术(UAE):阻断供血使肌瘤萎缩;

•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非侵入性消融肌瘤组织。

4.手术治疗

• 肌瘤剔除术: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

• 子宫切除术:适用于症状严重、不再生育的患者。

八、子宫肌瘤会癌变吗?

这是很多女性最担心的问题。好消息是,子宫肌瘤的癌变几率非常低,约为千分之一以下。如果肌瘤突然快速增大、伴随异常疼痛或绝经后仍继续生长,应尽快就医排查。

九、子宫肌瘤能预防吗?

虽然无法百分百预防子宫肌瘤,但我们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风险:

• 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熬夜和压力;

• 控制体重,保持体脂正常;

• 均衡饮食,少吃高脂高糖食物;

• 规律体检,特别是妇科B超;

• 有月经异常及时就医。

综上所述:子宫肌瘤是良性疾病,不必过于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了解它、关注它、监测它,是每位女性维护自身健康的必修课。

健康不在远方,它藏在你对身体的每一分关注中。如果你或你的亲友被诊断为子宫肌瘤,请理性对待、科学应对,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6-20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
2025-05-30
来源:百色市第二人...
2025-04-01
来源:​广东省河源...
2025-03-28
来源:柳州市中西医...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02
来源:上海市白茅岭...
2025-07-04
来源:成都市金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