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月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发布时间:2025-10-15
81

随着社会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年高血压人数也不断增多。高血压是冠心病、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老年高血压病程长、并发症多等问题尤为引人注意。很多老年患者就诊时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的血压忽高忽低,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波动有必要重视吗?其实,老年高血压的波动问题很大,因为它往往代表着重要信息。对此,家人和患者本人一定要充分重视并正确对待,切不可等来“遗憾”。

老年高血压的特殊性与血压波动的成因

与中青年人相比,老年人的血管弹性明显下降,动脉硬化普遍存在,这使得血压的调节能力减弱,易出现血压高低起伏不定的情况。加之自主神经功能衰退、肾脏排钠能力减弱、体液平衡调节不稳定,均可导致血压在一天之中出现较大波动。此外,外界因素同样不可忽视,例如情绪波动、气温骤变、饮食过咸、运动过量或突然停止,甚至服药不规律,都可能让血压忽高忽低。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脏病等多重慢性病,这些慢性病之间相互影响,也会使血压变得不稳定;也就是说,血压波动不只是“一时的偶然”,也是老年高血压普遍且有风险的“常见现象”;由于老年人往往也存在免疫力低下、血管反应迟钝等改变,多种因素叠加导致血压调节更容易紊乱,外界刺激一旦过强,血压则很可能突然出现大幅波动。

血压波动的健康风险不容低估

有人认为如果平均血压正常,就不必为血压波动担心。但研究表明,血压波动本身就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反复血压增高会加重动脉硬化,加重心脏负荷,易引发心衰、心律失常;血压骤降易引起脑供血不足,头晕、跌倒,甚至引起脑卒中。一些老年患者早上醒来后血压瞬间升高,称之为“晨峰高血压”,是脑出血及心肌梗死的高发时段,夜间血压低则有可能引起夜间脑缺血。

长期血压大幅波动还会损害肾脏微血管,造成慢性肾病进展。可以说,血压波动是看不见的“隐形杀手”,一旦放任不管,危害不亚于持续的高血压。尤其在秋冬交替时节,气温忽冷忽热,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剧烈血压变化,如不加以关注,极易诱发突发性心脑血管意外,甚至危及生命。

科学管理与日常调护是关键

控制血压波动需要系统正规的治疗和科学的自我管理。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保持长期用药,不能随意换药和停药,降压药物类型较多,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长效平稳的降压药物,以免导致血压下降过快或出现反跳性升高;家庭自测血压能够动态反映血压的变动情况,应当每日早晚坚持监测血压,做好记录,使临床药师能够准确调整降压方案。

生活方式干预非常重要,饮食限盐(每日食盐量小于5g),增加蔬菜、优质蛋白质;坚持适度的体力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但避免剧烈运动及突然增加或减少运动量;保持充足的睡眠,学会调节情绪,避免情绪过分激动。此外还应注意天气冷暖变化,特别是季节变化或气温骤降时,适时增减衣服,避免血压波动过大。特别对于具有糖尿病、心脏病、肾病等各种疾病的患者,应该与专科医师保持密切随访联系,综合评估血压达标水平和调整用药。

结语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不是简单的“测量血压时的偶然现象”,而是一个需要警惕的健康信号。通过规范治疗、持续监测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配合,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减少血压波动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家人和患者本人都应重视这一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让老年生活更加安全与安心,也为家庭和社会减轻疾病负担。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