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艳华  单位:纳溪区丰乐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8-22
728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如何让老年人享有更健康、更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乡镇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正迎来功能升级与服务拓展的新机遇——从单纯看病转向“医养结合+安宁疗护”综合服务模式,真正成为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老龄化呼唤基层医疗转型

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6亿,老龄化率持续攀升。越来越多老年人面临慢性病管理、失能照护、临终关怀等多重需求。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青壮年外出务工增多,空巢、独居老人比例高,对医疗和养老结合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

政策层面也明确支持乡镇卫生院功能拓展。国家多次发文强调,要“全面提升乡镇卫生院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鼓励拓展康复医疗、医养结合、安宁疗护等服务功能”。不少地区如四川泸州等,已明确提出推动“两院一体”模式,即乡镇卫生院与养老院协同发展,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医养结合:不只是看病,更是“看护”

所谓“医养结合”,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融入日常照护、功能康复、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乡镇卫生院立足基层、贴近社区,天然具备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优势。

例如,可设置“四区一中心”功能布局:

基本医疗区:处理常见病、慢性病,开展常规手术及急诊服务;

养老照料区:面向自理和半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与文化娱乐;

专业护理区:针对失能、失智人群,提供24小时专业护理;

安宁疗护区: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舒缓治疗、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

健康管理中心:开展健康档案管理、定期体检、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

通过这样的功能设置,老人不必辗转于医院、家庭和养老院之间,真正实现“院内养老、床边看病”。

安宁疗护:给生命最后的温暖

安宁疗护(也称临终关怀)是医养结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追求治愈疾病,而是专注于缓解痛苦、提升生命质量,帮助患者和家属平静、有尊严地面对终点。

乡镇卫生院开展安宁疗护,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往返大医院的奔波,还能在熟悉的环境中提供更人性化的关怀服务,包括疼痛管理、心理疏导、家属支持等,真正体现“善终”的理念。

现实挑战与推进路径

目前,不少地区虽已开展医养结合试点,但仍存在设施老旧、专业人才缺乏、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很多民办机构也难以独立承担高标准的医养融合服务。

因此,推进乡镇卫生院转型,需从三方面发力:

1.加大投入,改善硬件设施,符合适老化与无障碍设计标准;

2.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培训医护、康复、心理等多专业团队;

3.完善服务模式,推广“医院+养老”“医疗+护理”“健康+关怀”等多维整合机制。

结语

乡镇卫生院不再只是“看病的地方”,更是社区健康的枢纽、养老支持的平台。通过打造集基本医疗、康复护理、养老照料、安宁疗护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我们不仅是在响应政策号召,更是在为每一个家庭提供实实在在的民生保障。

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护、老有善终——乡镇卫生院正在这条路上,迈出温暖而坚定的一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