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青  单位:绵阳市妇幼保健院(绵阳市儿童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0
326

尿路感染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相关统计数据,尿路感染已成为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大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婴幼儿、儿童也是尿路感染的常见患者。其中膀胱输尿管反流是导致婴幼儿反复尿路感染和反复发热的一大元凶。儿童泌尿系统感染(UTI)在6岁以下男童和女童中的发病率分别为2%和8%。膀胱输尿管反流(VUR)是引起儿童泌尿系统感染的最常见原因。VUR合并UTI的发生率为30%~50%。

1.什么是膀胱输尿管反流?就是说:我们的尿液由肾脏产生,经由输尿管运送到膀胱储存,一旦储存满了,膀胱的肌肉活动,尿液就由尿道排出。但是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由于先天性膀胱输尿管连接部瓣膜作用不全,膀胱的尿液不仅往下输送,还有的往上反流到输尿管,甚至到达肾脏。根据反流的程度,可以分为I级到V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后果相当严重。长期反流会导致肾脏积水,影响肾脏功能,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肾脏衰竭。此外,反流的尿液容易将细菌带入肾脏,引起反复的泌尿系统感染,不仅增加患儿的痛苦,还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因此,一旦发现膀胱输尿管反流,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2.膀胱输尿管反流有什么后果?

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患儿易反复发生尿路感染,严重时引起急性肾盂肾炎,表现为高热、尿白细胞升高。反复的尿路感染可导致肾脏形成瘢痕,出现肾脏结构和功能损伤时称为反流性肾病。反流性肾病影响肾脏功能,可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尿液浓缩功能异常、高钾血症、酸中毒、生长发育迟缓,肾功能受损逐渐进展可发展为慢性肾脏病甚至终末期肾病。此外,膀胱输尿管反流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如肾盂积水、肾结石等。肾盂积水是由于尿液反流导致肾盂内压力增高,尿液无法正常排出,长期积累而形成的。

3.如何诊断膀胱输尿管反流?VUR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往往以尿路感染为首发症状,对VUR的早期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目前主要检查方法有:1.排泄性膀胱输尿管造影(VCUG)及直接放射性核素检查(DRNVC)。其中VCUG是诊断VUR的“金标准”,但因其敏感性、检出率及放射暴露等问题,在儿童VUR诊断中具有一定局限性。2.排尿性尿路磁共振成像(MR-VCUG):全尿路显像,但因价格昂贵,患儿需镇静,在儿童中也具有一定局限性。3.排尿性膀胱输尿管超声造影(VUS):利用超声造影剂进行排泄性超声尿路造影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无辐射隐患、高灵敏性、高特异性的动态成像技术,可反复应用于VUR的检测和随访。有研究表明,其对VUR的诊断及分级准确率均较高,可以作为VUR诊断和随访的重要工具。

4.如何治疗膀胱输尿管反流?

小朋友确实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需要定期随访,有的反流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好转,约有5%~20%的膀胱输尿管反流可以自愈。反流程度越重,自愈率越低,肾损害越严重,有的需要预防性抗生素治疗,还有的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治疗,需要根据小朋友的年龄、反流级别、尿感频率、肾脏受损情况、手术条件等综合考虑,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一般情况下,轻度反流且没有肾损害的小朋友,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如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以及采取预防性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的发生。对于中度至重度反流,或伴有明显肾损害的小朋友,可能需要考虑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输尿管再植术、膀胱扩大术等,旨在恢复膀胱输尿管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减少反流的发生,保护肾脏功能。治疗过程中,家长和医生需要密切合作,定期监测小朋友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同时,家长也需要给予小朋友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