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代庆珍  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09
7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会遇到有些心肌梗死术后的患者因为解大便问题致使病情加重甚至猝死。为什么一个小小的便秘会引发如此大的问题?据临床数据显示,便秘患者发生心梗的风险比普通人高23%(来源:《美国心脏病学杂志》)。便秘是心梗患者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便秘是怎么诱发心肌梗死的?

1.心脏负荷过重,当用力排便时交感神经高度兴奋,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同时心肌耗氧量急剧增加,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对于本身受损的心肌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极易诱发心肌缺血事件。

2.血压影响,当用力排便时腹腔压力急剧上升,促使血压升高,冲击脆弱的心血管系统,可能直接诱发血管斑块破裂或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

3.血栓效应,长期便秘导致肠道菌群紊乱,产生的有害代谢物,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加重心肌梗死风险。

心肌梗死患者为何是便秘的“高危人群”?

1.饮食习惯改变:由于受疾病影响,进食大量高蛋白、低纤维食物,同时患者限制活动、不敢喝水,导致水分摄入不足,大便干硬,肠道蠕动减缓,加重便秘。

2.限制活动及环境因素: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减少心肌耗氧量,由于活动量减少,导致肠道功能减弱,同时对环境陌生及对床上排便不适应,形成便秘。

3.药物影响:心肌梗死患者术后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这些药物加重胃黏膜的损伤,就需要联合胃黏膜保护剂服用,这样可能抑制肠蠕动。

4.心理压力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发病急,病情重,此时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恐惧心理,同样会抑制肠道功能。

心肌梗死患者怎么做才能安全排便?

1.饮食调整:多进食一些高纤维食物,比如新鲜蔬菜水果、谷类食物,每日保证25~30g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刺激肠道蠕动,但要保证充足水分,否则会加重便秘。应少食多餐,以易消化优质蛋白为主,避免辛辣油腻,减轻胃肠负担,利于营养吸收和规律排便。

2.早期运动: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进行肢体的活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刺激肠道功能。轻柔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直接促进肠蠕动。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渐进式活动,可以从床旁坐起到站立,逐渐过渡到室内散步,同时进行病情监测,防止发生意外。恢复期进行规律运动,可以选择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促进机体代谢和肠道功能。

3.保持良好排便习惯和排便姿势。早晨起床后进行排便,这是黄金排便时间点,此时肠道蠕动最活跃,利用胃结肠反射,促进排便。保持科学的如厕姿势,坐便时脚下垫小凳,身体前倾约35度,这样就可以模拟蹲姿,更符合生理,减少用力需求,排便时间不宜过长。

4.排便前放松机体,可以适当听轻音乐,缓解紧张焦虑情绪,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促进排便反射,对于不宜下床的患者,应该给予屏风遮挡,创造私密、舒适的环境,消除患者的羞耻感。如厕前告知家属和护理人员,万一突发紧急情况,能第一时间获得救助。

5.必要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通便药物,观察排便的情况,以防发生腹泻,引起电解质紊乱,加重病情。但不可滥用药物。

在生活中注意预防便秘,就能减轻心脏负担。对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安全排便是非常重要的,是关乎生命的心脏保卫战。便秘是心肌梗死复发和恶化的“隐形杀手”,它是可以干预的。用科学方法防止便秘,将“防便秘”与服药、控制血压、疾病复诊等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对于护理人员来说,从患者入院起就应该评估其有无便秘风险,进行针对性健康宣教,并将其纳入患者的出院康复计划中。

健康的肠道,才是真正的“长寿秘密”。对于脆弱的心脏来说,要卸下这个沉重的负担,才能让心脏康复之路走得更平坦、更舒心。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普宁市人民医...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15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7-22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
2025-06-27
来源:肇庆市高要区...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