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冼俊颖  单位:南宁市中医医院 老年病科  发布时间:2025-07-10
938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家庭矛盾等诸多因素,使得情绪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焦虑、抑郁、失眠等情绪问题,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当“心病”来袭,中医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治疗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接下来,就带大家深入了解中医是如何应对情绪病的。

一、中医对情绪病的认识

中医认为,人的情志活动与五脏六腑的功能密切相关,“喜、怒、忧、思、悲、恐、惊” 等七情正常表达时,能促进人体的生理活动;然而,若情志过度或持续时间过长,就会打破人体阴阳平衡,影响气血运行,进而导致疾病发生,也就是所谓的 “七情致病”。  

二、中医治疗情绪病的优势

中医治疗情绪病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情志问题与身体各个脏腑功能相互关联,治疗时不仅关注情绪症状,还会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生活习惯、环境等因素,从整体上进行调理;辨证论治则是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体征和舌脉表现,辨别证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做到 “一人一方”,针对性强。

与西医治疗相比,中医治疗情绪病副作用相对较小。此外,中医治疗还注重身心同治。除了药物和针灸等治疗手段外,中医的情志疗法能从心理层面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情绪问题,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

三、中医治疗情绪病的方法

(一)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情绪病的重要手段。针对不同证型,有相应的经典方剂。比如对于肝气郁结证,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方中柴胡、香附、枳壳等药物疏肝理气,缓解情绪抑郁、胸闷等症状;气郁化火证可选用丹栀逍遥散,在疏肝解郁的基础上,加入丹皮、栀子清热泻火,改善烦躁易怒、口苦等表现。

(二)针灸推拿

针灸。常用穴位有百会、神庭、印堂、内关、太冲、三阴交等。根据不同证型和症状,医生会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刺,采用补法、泻法或平补平泻法,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推拿按摩。通过按摩头部、背部、腹部等部位的穴位和经络,可放松身心,缓解紧张焦虑情绪。例如,按摩太阳穴、风池穴能缓解头痛头晕;揉按膻中穴可宽胸理气,减轻胸闷不适;推揉腹部能促进脾胃运化,改善食欲不振。此外,捏脊疗法通过刺激背部督脉和膀胱经,调节脏腑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情绪病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三)情志疗法

情志疗法包括说理开导法,医生或家属通过耐心的言语沟通,向患者解释病情,分析病因,帮助其正确认识情绪问题,消除疑虑和误解;移情易性法,引导患者将注意力从不良情绪中转移出来,投身于感兴趣的活动,以调节情绪;暗示疗法,通过语言、动作或其他方式,对患者进行暗示,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食疗药膳

食疗药膳。一些食材具有调理情志的功效,可根据不同证型选择合适的药膳。对于肝气郁结证,可制作玫瑰花茶,玫瑰花能疏肝解郁、活血散瘀,取适量玫瑰花用开水冲泡饮用,可缓解情绪抑郁;气郁化火证患者,可食用菊花枸杞粥,菊花清热泻火,枸杞滋补肝肾,二者与粳米煮粥,既能改善烦躁症状,又可滋养身体。

四、情绪病的中医日常调理

除了专业的治疗,日常的自我调理对情绪病的康复也至关重要。中医强调起居有常,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和调节情绪。适当的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中医传统功法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动作舒缓,能调节呼吸,放松身心,促进气血运行,改善情绪状态。同时,要注重精神调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五、总结

情绪病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中医凭借其独特的理论和丰富多样的治疗方法,在情绪病的治疗和调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从中药调理、针灸推拿,到情志疗法、食疗药膳,再结合日常的自我调养,中医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全面的解决方案。当我们遭受情绪病困扰时,不妨尝试中医的治疗方法,让身心重新找回平衡与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