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生活里,我们偶尔会看到中老年人有不自主“手抖”的情况,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帕金森病。但大家对这种病常有误解,要么觉得“手抖”一旦出现就没法管,要么忽略早期的其他信号,最后错过最好的干预时机。
帕金森“手抖”控制
帕金森患者常出现的“手抖”,在医学上叫静止性震颤,一般是安静坐着、双手放在腿上时,手指、手腕或胳膊会不自主地有节奏抖动,每秒大概动4到6次,像在搓丸子或数钞票,可要是主动去拿东西、写字,抖动就会变轻甚至消失。
控制“手抖”最主要的办法是吃药。临床上常用的左旋多巴类药物,比如多巴丝肼,能补充大脑里缺少的多巴胺神经递质,改善包括“手抖”在内的运动问题,大部分患者吃药1-2周后,“手抖”就能明显减轻。另外,像普拉克索这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苯海索这类抗胆碱能药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有无其他疾病、“手抖”严重程度等情况,搭配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不过要注意,吃药得因人而异,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药量和药的种类,患者不能自己加药、减药,不然可能会有不良反应。
除了药物治疗,还有一些非药物方法能帮助控制“手抖”。例如,康复训练中的肢体运动练习,如活动手指、伸展胳膊,能帮助患者保持关节灵活、增强肌肉力量,使肢体更协调,从而减小“手抖”对日常活动的影响;心理调节也很重要,很多帕金森患者会因“手抖”而变得焦虑、自卑,但情绪波动会加重“手抖”,通过心理咨询、深呼吸或冥想等放松方式,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良好心态,这对控制“手抖”也有帮助。
如果少数患者用药效果不佳,且“手抖”严重影响生活,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例如脑深部电刺激术。这种手术是在大脑特定部位植入电极,释放微弱电流调节神经功能,能有效改善“手抖”、肌肉发僵等问题,而且手术安全性较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能明显提高。
帕金森早期信号
1.容易被忽略的非运动症状
嗅觉变差或闻不到气味:这是帕金森常见的早期非运动症状,不少患者在发病早期会觉得嗅觉不如以前灵敏,甚至常见的花香、饭菜香、醋味、臭味都闻不到。因为嗅觉减退是逐渐发生的,且容易和增龄相关的嗅觉自然衰退相混淆,所以经常被忽略。
睡眠障碍:帕金森患者常出现睡眠障碍,常见表现为在睡觉时会跟随梦境内容活动,例如拳打脚踢、翻身坐起,严重时可能从床上掉落,甚至伤及同床者,有时还会大声说话、尖叫。另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睡不着、多梦、容易醒、醒得早等问题。
情绪异常:帕金森患者早期容易出现情绪波动,例如变得焦虑、抑郁。焦虑时会过度担心、紧张、坐立不安,甚至心慌、出汗、手抖(与静止性震颤不同,多为情绪引起的生理性手抖);抑郁时会情绪低落,对任何事物都失去兴趣,感到乏力,还可能自责,严重者甚至有自杀的想法。
2.早期运动症状
肌肉僵硬:患者会感到身体肌肉紧绷、僵硬,活动费力,例如穿衣服时胳膊很难伸进袖子,走路时腿抬不高,转身时动作缓慢且不协调。有些患者会形容自己的身体像被胶水粘住,早期可能仅一侧身体僵硬,随着病情发展,双侧身体均会受到影响。
动作迟缓:这是帕金森病主要的运动症状之一,患者会感觉动作比以前慢,反应也迟钝,例如走路时步幅变小、速度变慢,手臂摆动幅度减小甚至消失;写字时字体越写越小;系鞋带、扣纽扣等精细动作变得困难,耗时很长;说话时语速变慢,音量降低,甚至言语不清。
步态异常:除了步幅变小、行走缓慢,患者还可能出现“慌张步态”,即走路时身体前倾,步速越来越快且难以控制,呈前冲姿势,容易摔倒;有些患者起步困难,需尝试数次才能迈出第一步。
结语
帕金森患者的“手抖”是可控的,通过药物治疗、手术、康复训练等多种方法可以改善症状;此外,帕金森的早期信号不只有“手抖”,嗅觉变差、睡眠障碍、动作变慢等也需要警惕。通过了解帕金森的相关知识,及时发现早期信号并尽早采取科学方法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拥有高质量的生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