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德周  单位:旺苍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15
58091

当肩膀疼痛到连梳头发、穿衣服都变得困难,甚至夜间疼得无法入睡时,医生可能会提到“肩关节置换术”。这个听起来有些“硬核”的手术,究竟适合哪些患者?又有哪些情况绝对不能做?本文将为你一一解答。

什么是肩关节置换术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由肱骨头、肩胛盂等结构组成,就像一个精密的“球窝”装置。当关节面因疾病严重受损,药物、理疗等保守治疗无效时,医生会通过手术切除受损的关节面,换上由金属、陶瓷或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人工假体,重建关节功能,这就是肩关节置换术。

根据受损部位不同,手术可分为全肩关节置换(同时更换肱骨头和肩胛盂)和半肩关节置换(仅更换肱骨头)。2023年《中国人工关节置换术白皮书》显示,我国每年肩关节置换手术量约3万台,且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越来越多患者通过这种手术重获正常生活。

必须考虑手术的4类核心适应症

1. 终末期肩关节骨关节炎

这是最常见的手术原因。当关节软骨因磨损、老化变得凹凸不平,骨头直接摩擦时,会引发剧烈疼痛和活动受限。如果X光片显示“关节间隙明显狭窄”,且服用止痛药、注射玻璃酸钠等治疗后,疼痛仍持续6个月以上,就需要考虑置换手术。临床数据显示,这类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率可达90%,肩关节活动度平均改善50%以上。

2. 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关节病

类风湿关节炎会破坏关节滑膜和软骨,导致关节僵硬、畸形。当炎症控制不佳,出现“冻结肩”(肩关节活动范围只剩正常的1/3),甚至影响日常进食时,置换术能有效阻止病情进展。需要注意的是,这类患者需在炎症稳定期(血沉<30mm/h)手术,否则会增加感染风险。

3. 复杂肱骨近端骨折

老年人因骨质疏松,摔倒时易发生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如果骨折累及肱骨头关节面,且碎骨块无法通过钢板固定,就需要进行半肩关节置换。研究表明,70岁以上粉碎性骨折患者,接受置换术比保守治疗的功能恢复好30%,且并发症更少。

4. 肩袖撕裂性关节炎

肩袖是肩关节周围的肌腱组织,严重撕裂后会导致肱骨头向上移位,磨损肩胛盂。这类患者会出现“抬臂无力+剧痛”,当肌腱无法修复时,反球型人工肩关节置换是最佳选择——这种特殊设计的假体能绕开受损肩袖,帮助患者重新抬臂。

5、活动性感染

如果肩关节周围存在皮肤溃疡、脓肿,或全身有败血症,严禁手术。因为人工假体是异物,细菌会在上面大量繁殖,引发难以控制的感染,最终可能需要取出假体,造成终身残疾。必须先控制感染3个月以上,且各项感染指标正常后,才能评估手术可行性。

6、神经源性关节病

由脊髓空洞症、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导致的肩关节破坏,称为“夏科氏关节”。这类患者关节感觉丧失,术后无法感知假体位置,容易过度活动导致假体松动、脱位,手术效果极差,因此不建议置换。

7、严重肌肉功能障碍

若三角肌等肩关节周围肌肉完全瘫痪,即使更换假体,手臂也无法抬起。因为肌肉是关节活动的“动力源”,没有动力的假体就像没有发动机的汽车,无法发挥作用。这类患者需先通过神经修复、肌肉移植等改善肌力,否则手术毫无意义。

这些情况需谨慎评估

除了上述绝对禁忌,还有一些相对禁忌证需要医患共同权衡:如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假体可能固定不牢;精神疾病患者无法配合术后康复;全身状况极差(如心衰、肝衰)无法耐受手术等。医生会通过详细检查,结合患者生活需求,制定个性化方案。

肩关节置换术就像给磨损的“门轴”换零件,目的是恢复关节功能、消除疼痛。当保守治疗无效,且符合上述适应症时,不必过度恐惧手术——目前该技术已非常成熟,90%的患者术后能恢复吃饭、穿衣等日常活动,甚至能完成打太极、游泳等轻量运动。关键是早识别、早评估,在合适的时机做出正确选择。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