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毒症作为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阶段,患者肾功能严重受损,体内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痛苦,还可能威胁生命安全。据统计,约80%的尿毒症患者死于并发症而非疾病本身,因此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至关重要。
高钾血症:隐形的“心脏杀手”
钾离子代谢紊乱是尿毒症患者最常见的电解质异常,当血液中钾浓度超过5.5mmol/L时,就会引发高钾血症,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跳骤停等严重后果。
饮食管控是第一道防线。需严格限制高钾食物摄入,如香蕉、橙子、土豆、菠菜等,每日钾摄入量建议控制在2g以内。蔬菜可先焯水再烹饪,能去除部分钾元素;水果选择苹果、梨等低钾品种。同时避免食用低钠盐,这类盐以氯化钾替代氯化钠,会大幅增加钾的摄入。
定期监测不可忽视。每1~2周检测一次血钾水平,尤其在出现乏力、手脚麻木、心慌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透析患者要保证充分透析,每周至少进行3次规律透析,确保钾离子有效清除。
肾性骨病:从骨骼保护开始
肾功能衰竭会导致钙磷代谢失衡,引发肾性骨病,表现为骨痛、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钙磷平衡是核心。减少高磷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坚果、蛋黄等,每日磷摄入量控制在800mg以下。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碳酸钙、骨化三醇等药物,补充钙质并调节甲状旁腺功能。透析患者可选择高通量透析器,提高磷的清除效率。
适度运动增强骨密度。根据身体状况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时避免剧烈动作和负重训练,防止骨折发生。同时注意避免长时间卧床,防止骨质流失加速。
心血管并发症:降低“心”风险
心血管疾病是尿毒症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其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5~10倍。
血压管理要严格。每日监测血压变化,目标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坚持服用降压药,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减少盐分摄入,每日食盐不超过5g,避免腌制食品和加工肉类,防止水钠潴留加重高血压。
保护心脏从细节做起。戒烟限酒,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控制体重,减少高脂食物摄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早期发现心脏病变并及时干预。透析患者要控制好超滤量,避免因脱水过快引发心肌缺血。
感染预防:提升免疫力是关键
尿毒症患者免疫力低下,感染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可能诱发败血症等严重后果。
个人防护要做好。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流感季节提前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降低感染概率。保持口腔清洁,每日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预防口腔感染。
增强抵抗力有方法。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优质蛋白占比不低于50%,如鸡蛋、牛奶、瘦肉等,每日每公斤体重1.0~1.2g为宜。适度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改善营养状况。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
尿毒症患者的并发症预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饮食、治疗、监测多管齐下。患者及家属应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方案。记住,科学预防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为生命健康筑起坚实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