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红丹  单位:仁寿县精神卫生保健院  发布时间:2025-07-24
2755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需要长期长程治疗的疾病,在治疗过程当中,进行相应的家庭护理是尤为关键的。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精神分裂症家属的家庭照护,是帮助患者长期保持稳定、避免复发,进而逐渐回归社会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患者家属不仅要了解精神分裂症相关的疾病知识,有效支持患者的治疗,还应当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的基本自我管理技能,防止病情的反复发作,维持病情的长期稳定,只有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共同应对疾病才能够提高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一起来了解一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护须知与常识吧

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的责任须知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时,其社会能力会出现明显受损,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部分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应当受到监护人的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可知,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依次由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等患者家属承担,其主要职责包括处理患者的相关法律事务、帮助患者保管财产、保护患者人身安全等。当患者因触犯刑法而免除责任时,监护人有责任带领患者进行监护治疗。当患者侵犯他人利益或者患者的利益受到他人侵害,在进行民事诉讼时,家属作为监护人,有责任代理患者进行出庭,并依据法院判决来代表患者支付和接受赔偿。此外,从原则上说,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具备一定肇事倾向的高危人群,有效的安全措施是将其送到专门医院接受治疗,这样既可以保护患者的安全,又可以避免发生伤害他人的行为。

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状态须知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程状态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便是发病期,第二种为缓解期。在发病期的患者,家属应当尽快陪同患者到医院就医,避免病情延误。在就诊过程中,也应当积极配合医生,描述患者的发病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缓解期很可能表现的相对平静,但依然处于内心与环境格格不入的状态,并不完全稳定,这是由于患者经历过发病期的剧烈疾病过程,残留着发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精神障碍。因此,即便是缓解期的患者,其许多观念和行为也是普通人不能认同的。但是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我们应当认识到,患者那些不被认同的观念和行为是精神分裂症的障碍所导致的,应尽可能地理解患者,对其做到真正的关心,并和医务人员共同为患者创造更有利于康复的环境,从而避免精神分裂症复发。

精神分裂症常见病态的应对方法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的精神症状包括四种,分别是异常兴奋、被害妄想、抑郁情绪、焦虑情绪,针对患者的不同病症,我们应当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帮助其缓解不良状态,防止精神分裂症严重发作。

异常兴奋。精神分裂症患者容易出现突然的异常兴奋,其症状表现主要为严重的思维混乱、言语杂乱、行为缺乏目的、伤害他人或自我、毁坏物品等。部分患者的异常兴奋状态是持续性的,家属应当做好充足准备,保管好家中的尖锐物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同时,还要坚持使用药物来控制患者的兴奋。如果家庭护理困难较大,则应当强制患者入院治疗。

被害妄想。被害妄想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许多患者会选择逃避态度,而少数患者也会对于幻想中的加害者进行主动攻击。这个时候,家属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患者的妄想对象,并尽可能让患者远离其妄想的对象,避免让他们共处一室或单独相处,以免引发不必要的伤害或加重患者病情。

抑郁情绪。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能都会出现情绪突然低落,甚至悲观厌世的抑郁情绪。尤其是在疾病恢复期,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会选择实施自杀行为。这主要是由于患者在精神病症状消除后,因疾病造成的不良影响而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难以面对现实,从而产生轻生的念头。对此,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在疾病恢复期也不可大意,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困扰,进行及时疏导,避免悲剧发生。

焦虑情绪。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大多具有一种副作用,即引起患者莫名的焦虑不安和手足无措,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心慌、大量出汗、恐惧等症状。而患者在这种症状下,为了摆脱焦虑情绪,往往会出现冲动伤人或者自我伤害的行为。家属应当提前预防,收起危险物品,必要时可对用药后的患者采取适当的保护性约束。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
2025-06-20
来源:娄底市中心医...
2025-08-01
来源:云浮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