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勇强  单位:夹江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6
1729

骨折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无论是运动损伤、跌倒还是交通事故,都可能导致骨头断裂。骨折后的康复过程至关重要,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愈合速度,还可能留下后遗症。然而,许多人在康复过程中存在一些错误认知,导致恢复效果不佳。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骨折后如何科学康复,并提醒大家避开3个常见误区。

骨折康复的基本原则

骨折康复的核心目标是让骨头顺利愈合,同时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康复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骨折初期)、愈合期(骨头逐渐连接)和功能恢复期(恢复正常活动)。每个阶段的重点不同,但都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避免盲目行动。

在急性期(通常为骨折后的1-2周),重点是消肿止痛和固定骨折部位。医生通常会采用石膏、支具或手术内固定来稳定骨头。此时,患者应尽量减少活动,避免给受伤部位增加负担。同时,可以通过冰敷和抬高患肢来减轻肿胀。

进入愈合期(几周到几个月),骨头开始逐渐连接,但尚未完全恢复强度。这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的肌肉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但要注意,锻炼强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愈合。

到了功能恢复期,骨头基本愈合,但受伤部位的力量和灵活性可能仍未完全恢复。此时,需要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如物理治疗、渐进性负重练习)来逐步恢复功能。整个康复过程需要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误区一:不动就是最好的恢复

很多人认为,骨折后应该完全静养,尽量不动,以免影响骨头愈合。这种想法有一定道理,但过度静止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长期不活动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甚至影响血液循环,延缓康复进程。

科学的方法是:在骨折稳定的前提下,尽早开始适度的康复训练。例如,手指骨折后,可以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轻微活动其他手指,防止关节僵硬;下肢骨折后,可以在床上进行非负重的肌肉收缩练习,保持肌肉力量。

当然,活动的时机和方式必须由医生或康复师指导。过早或过度的活动可能导致骨头错位或延迟愈合,但完全不活动也会影响功能恢复。因此,患者应在专业指导下找到平衡点。

误区二:忽视营养补充

骨头愈合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但很多人只关注固定和治疗,忽略了饮食的重要性。营养不良会影响骨痂形成,延长康复时间。

骨折后,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种营养素的摄入:

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都是良好的钙来源。

蛋白质:帮助修复受损组织,瘦肉、鸡蛋、鱼类富含优质蛋白。

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可通过晒太阳或食用鱼肝油、蛋黄补充。

维生素C:有助于胶原蛋白合成,柑橘类水果、西红柿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应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因为它们会干扰骨骼愈合。均衡的饮食搭配合理的康复训练,才能让骨头更快恢复。

误区三:过早负重或过度锻炼

有些患者急于恢复正常生活,在骨头尚未完全愈合时就过早负重或进行高强度锻炼,这可能导致二次损伤,甚至造成骨折移位。例如,小腿骨折后,如果过早走路,可能影响愈合,甚至导致畸形愈合。

康复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早期:以非负重活动为主,如肌肉等长收缩(用力但不移动关节)。

中期:在医生允许下,逐步增加轻度负重,如使用拐杖辅助行走。

后期:骨头基本愈合后,再进行力量训练和灵活性练习。

每个人的康复进度不同,具体方案应由医生根据复查结果(如X光片)来调整。切勿自行判断恢复情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科学康复的关键步骤

为了确保骨折顺利康复,建议遵循以下步骤:

及时就医:骨折后应尽快到医院检查,确定骨折类型和治疗方法。

严格固定: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石膏、支具或手术固定,避免擅自拆除。

合理锻炼: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针对性训练,避免过度或不足。

定期复查:通过X光检查愈合情况,调整康复计划。

调整心态:康复需要时间,保持耐心,避免焦虑。

骨折康复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医疗干预、科学锻炼和营养支持相结合。避免“完全不动”“忽视营养”和“过早负重”这三大误区,才能让骨头顺利愈合,恢复最佳功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