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成勇  单位:山东济宁金乡县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08-01
980

在当下的现代社会里面,高血压、高血脂以及糖尿病已然变成了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三高”问题,这些看起来好像各自独立存在的慢性疾病,事实上全都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以及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仿佛是潜藏在身体内部的“隐形杀手”,静悄悄地对我们的血管系统造成损害,最终有可能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的后果。那么这些较为常见的慢性病究竟是以怎样的过程一步步侵害我们的心脑血管健康的呢?

一、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的持续伤害

高血压属于心脑血管疾病里极为关键的危险因素,如果血压长时间处于较高水平,血管壁便会承受相当大的压力,这种持续的高压状况会让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害,好比一根被长时间过度拉伸的橡皮管,会慢慢丧失弹性。受损的血管内皮会引发一系列病理改变,如血管壁变厚、管腔变窄、弹性降低,最终导致动脉硬化。

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的影响有全身性特点,于心脏而言,长期高血压会使心脏负担加重,致使心肌出现肥厚现象,最终有可能发展成心力衰竭,在脑部,高血压可引发脑小动脉硬化,增加脑出血以及脑梗死的风险,更为危险之处在于,高血压大多时候并无明显症状,不少人直至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才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

二、高血脂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高血脂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当血液中脂质含量过高时,过量的胆固醇会在血管壁沉积,犹如水管内壁堆积的水垢。这些沉积的脂质会引发炎症反应,吸引单核细胞进入血管壁,并转化为吞噬脂质的巨噬细胞,最终形成泡沫细胞。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病变会逐渐发展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腔变窄,影响血液供应。更危险的是,这些斑块可能突然破裂。斑块一旦破裂,会立即激活凝血系统,形成血栓,最终将血管完全堵塞。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心脏的冠状动脉,便会引发心肌梗死;如果发生在大脑动脉,则会引起脑梗死。

高血脂通常与高血压相互作用,共同加速血管损伤。高血压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为脂质沉积创造了便利条件,而动脉粥样硬化又会加重高血压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三、糖尿病对血管的多重打击

糖尿病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危害更为复杂和广泛。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引发多种有害影响:高血糖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管通透性;糖代谢异常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糖尿病还会影响血液凝固系统,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糖尿病特有的微血管病变可影响全身各处的小血管,如视网膜、肾脏及神经系统的微血管。大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加速发展的动脉粥样硬化。需要警惕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通常更为弥漫、严重,且病变进展更快。

糖尿病通常伴有血脂异常及高血压,这三种疾病相互作用,极大地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据统计,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是普通人的2至4倍,且发病年龄更早,病情更严重。

四、预防胜于治疗:综合管理是关键

鉴于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对心脑血管的危害,预防与早期干预至关重要。应定期体检,以尽早发现这些慢性病。对已确诊的患者,应严格控制各项指标: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最好能达到130/80mmH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根据风险程度控制在相应水平;血糖管理方面应尽力使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

生活方式的改善是防控的基础,包括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及减轻压力等方面。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降压药、降脂药和降糖药。需要明确的是,这些慢性病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切不可因症状有所缓解便擅自停药。

借助综合管理手段可有效阻断“三高”向心脑血管疾病发展的进程,守护生命通道,从而享受健康长寿的生活。应当认识到,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就是对心脑血管最有效的保护。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