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长期久坐、精神紧张、作息紊乱等因素让上班族成为亚健康的“重灾区”,疲劳乏力、颈肩酸痛、失眠焦虑等问题频发。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气血,可有效改善亚健康状态。本文将介绍5个适合上班族的养生穴位,以及简单实用的刺激方法。
百会穴:提神醒脑,缓解头痛眩晕
百会穴属督脉,位于头部正中线上,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头顶凹陷处)。人体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引起血液流动缓慢及脑缺氧等现象;经常伏案工作的人由于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椎间盘突出压迫椎动脉,会导致大脑动脉灌注压降低,引起脑供血不足,从而发生眩晕、健忘、嗜睡以及精力不集中等一系列症状。临床实践证明,采用针刺或者推拿的方法可以起到益智强身的作用。常用方法如下:取坐位,将食指点按此穴约3~5分钟,并稍加旋转用力,使此处产生酸麻重胀的感觉即可;若条件允许,每周1~2次针灸刺激,能快速缓解头部不适,提升专注力。
肩井穴:疏经通络,改善颈肩劳损
肩井穴在肩部,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是缓解颈肩酸痛的关键穴位。肩颈部容易出现疲劳不适感和疼痛等反应,多因长时间伏案工作或久坐不动造成颈椎及周围组织劳损所致。若不及时调整,则会进一步发展为颈椎病以及由此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状,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肩井穴的核心作用是“疏调少阳经气、通经活络”,使全身的气血运行通畅;并能使肩背部的肌肉得到充分地舒展,从而达到解除痉挛的目的。自我调理时,可用对侧手掌掌心按揉该穴,每次2~3分钟,两侧交替进行;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通过提插捻转手法松解粘连,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内关穴:宁心安神,调节情绪焦虑
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在前臂掌面正中,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距腕横纹2寸处,属于心包经的重要穴位之一,常用于治疗胃部疾病及心脏方面的问题。由于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等原因,精神心理压力对身体影响较大,容易出现心烦意乱等现象,并引发失眠多梦或焦虑不安等问题。日常可采用点按法,用拇指指尖垂直按压,每次1~2分钟,每日2~3次;针灸时配合太冲穴,能更好地调节情志,缓解职场焦虑。
足三里穴:健脾和胃,增强免疫力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犊鼻穴(屈膝,髌骨下缘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约1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有强壮身体的作用,被称为“保健第一穴位”。由于现代人的工作节奏快且生活压力大,经常进食无节制及长时间伏案工作,使得人们容易出现脾胃虚弱、肠胃功能紊乱的情况,并因此引起食欲不佳、食后腹胀等症状。而通过刺激足三里能够调节肠胃机能,从而达到补益气血、提高自身抵抗力的功效,同时也能使脏腑经络得到调养。日常可艾灸该穴,每次15~20分钟,每周2~3次;也可随时用拇指按揉,长期坚持能改善胃肠功能,缓解疲劳乏力。
太冲穴:疏肝解郁,缓解压力疲劳
太冲穴属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具有理气血、调阴阳的作用。当人们长时间处于紧张的精神状态下,容易造成肝气不舒,从而引起郁郁寡欢、头昏眼花及失眠等一系列症状。通过点揉或针刺此穴位可以达到疏肝清热利胆的功效。按摩时用拇指指尖垂直按压,每侧持续时间约一分钟左右,两侧交替进行;针灸时可配伍合谷穴,有效疏解全身瘀滞之气,缓解压力疲劳。
穴位刺激需长期坚持,才能达到理想的调理效果。上班族可根据自身症状选择对应的穴位进行日常调理,若亚健康症状明显,建议及时就医,通过专业针灸治疗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全面恢复身体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