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洪春  单位:泰安市精神病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02
361

在医院的手术室里,一场场挽救生命的手术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然而,在无影灯下、手术器械间,还有一道至关重要却鲜为人知的“隐形防线”——消毒隔离。它如同忠诚的卫士,默默守护着患者的健康,确保手术顺利开展。那么,这道“隐形防线”究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工作从手术前就已经拉开帷幕。首先是手术室环境的消毒。手术室的空气消毒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层流净化、紫外线照射和化学消毒剂熏蒸等。层流净化系统通过过滤、除尘等方式,将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和微生物过滤掉,使手术室保持高度洁净的空气环境。紫外线照射则是利用紫外线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使其失去繁殖能力,达到消毒目的。而化学消毒剂熏蒸,如过氧乙酸熏蒸,能够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除了空气,手术室内的地面、墙面、手术台等物体表面也需要进行严格消毒,一般使用含氯消毒剂或其他高效消毒剂擦拭,确保无死角。

手术器械的消毒更是重中之重。手术器械直接接触患者的创口,若消毒不彻底,极易引发感染。手术器械的消毒流程十分复杂且严谨,通常要经过清洗、消毒、灭菌三个主要步骤。清洗是基础,通过超声波清洗机、高压水枪等设备,将器械表面的血液、组织残渣等污染物彻底清除。消毒则是采用化学消毒剂或热力消毒的方式,进一步杀灭器械表面的微生物。最后进行灭菌,常见的灭菌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环氧乙烷灭菌等。高压蒸汽灭菌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穿透器械内部,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环氧乙烷灭菌则适用于一些不耐高温、高压的精密器械,通过环氧乙烷气体与微生物发生化学反应,达到灭菌效果。

手术过程中,消毒隔离措施同样严格。医护人员进入手术室前,必须更换专用的手术衣、鞋套、帽子和口罩,确保自身的洁净。进行手术操作前,还要进行外科手消毒,用消毒液反复揉搓双手及手臂,时间不少于3分钟,再穿戴无菌手术衣和手套。在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所有手术器械和用品必须保持无菌状态,避免与非无菌物品接触。一旦器械或物品被污染,必须立即更换。

手术后的消毒隔离工作也不容忽视。首先要对使用过的手术器械进行分类处理,按照污染程度和材质的不同,分别进行回收、清洗和消毒灭菌,以便下次使用。手术废弃物,如纱布、棉球、一次性医疗器械等,都属于医疗废物,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密封包装,并交由专业的医疗废物处理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菌传播和环境污染。对于手术室环境,要再次进行全面的清洁和消毒,包括空气净化、物体表面擦拭等,为下一台手术做好准备。

消毒隔离这道“隐形防线”贯穿于手术室工作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缺一不可。正是因为有了这道防线,才大大降低了手术感染的风险,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