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CU里,家长们隔着保温箱,目不转睛地望着保温箱里的宝宝。巴掌大的早产儿被各种监护仪的导线温柔缠绕。监护仪发出的“滴滴”声,像一记记重锤敲在父母的心上。面对NICU陌生的环境,脆弱的宝宝能够扛过去吗?宝宝在里面每天经历什么?能不能吃饱、睡好?会不会感到孤单害怕,想找爸爸妈妈?
这些悬在心头的疑问,让无数家长辗转难眠。今天我们就向大家揭秘早产儿在NICU的“成长日记”,了解宝贝们的早期成长轨迹。
NICU初印象:早产宝宝的“生命城堡”
NICU,全称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主要收治早产儿、低体重儿以及患有严重疾病的新生儿,也是宝宝们“打怪升级”的第一站。
NICU的环境看似冰冷,实则是精心设计的“生命城堡”。保温箱的温湿度是经过精心调控的,温度一般维持在24~26℃,湿度在50%~60%。除此之外,保温箱里提供的是过滤后的洁净空气,持续循环以高效隔离外界病菌,给宝宝们提供最安全的成长环境。
更加贴心的是,科室里支持家属每日床边探视。很多家长担心宝宝进入重症监护室后,只能隔着玻璃“望娃兴叹”。在科室的医务人员指导下,家长做好手部消毒,正确穿戴无菌装备,就能够近距离观察宝宝,与宝宝近距离接触,传递爱的力量。
营养小战场:母乳与袋鼠的魔法
早产儿的肠胃相对较弱,如何吃对于他们而言是关乎生存与成长的重要事情。在NICU的营养小战场里,母乳与袋鼠护理化身魔法,为宝宝们的脆弱肠胃保驾护航。
妈妈亲喂优先:母乳是宝宝们抵抗外界病毒和细菌的“有力盾牌”。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准妈妈们按时挤奶,正确储存并送入母乳库,NICU护士会核对每位宝宝的母乳标签信息,实施精准喂养,确保每一滴珍贵的母乳都能为宝宝提供最优质的营养支持。
母乳库接力:倘若妈妈们的母乳量不够,或宝宝存在喂养不耐受、严重营养不良等情况,科室内设立的母乳库会接受爱心妈妈的捐赠母乳,并免费为宝宝们提供。每位捐乳者都需接受健康状况评估和传染病筛查。这些捐赠乳在入库前需要通过细菌检测和巴氏消毒法严格处理,确保母乳的安全性和营养性。
特殊配方加持:当然,对于不接受捐赠乳或者不准备母乳喂养的宝宝,我们还提供免费的早产儿专用配方奶粉。奶粉中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热量经过科学配比,能为每位宝宝的成长提供所需的营养。
成长闯关记:早产宝宝的挑战之路
呼吸关:早产儿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从一出生就要和呼吸“较劲”。从气管插管辅助通气、到无创呼吸机过渡呼吸,再到最后开展自主呼吸训练——这些方式都是在锻炼宝宝的呼吸功能,助力其成功闯过呼吸关。
感染关:在NICU里,医护人员每天都需要严格进行手消毒和环境消杀。在接触宝宝前要经过严格的手消毒。一旦发现宝宝有感染苗头,就要迅速开展病原检测,实施个性化的治疗,将感染风险降到最低。
喂养关:初期早产宝宝因吸吮吞咽反射未发育完善,需通过微量鼻饲进食。这种喂养方式不仅可以减轻肠胃负担,又能逐步刺激消化系统发育。在此期间,医护人员会同步开展早产儿口肌训练,轻柔按摩宝宝面颊、唇部及口腔内部,帮助增强口腔肌肉力量。除此之外,还会循序渐进地帮助宝宝练习吸吮和吞咽动作,为出院后的顺利进食做准备。
感官小天地:声音与触碰的陪伴
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营养支持,也离不开感官世界的“启蒙”。在我们科室有两大暖心特色,为宝宝的情绪安抚与大脑发育注入温暖力量。
声音魔法盒:医护人员会鼓励准爸妈们录制一些摇篮曲或说话的声音,在喂奶时进行播放。长时间聆听熟悉的声音可以降低宝宝的应激反应,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袋鼠式护理:对于极低出生体重的宝宝,袋鼠式护理则是“生命的温柔守护”。将穿着尿布的宝宝直立地贴在爸爸或妈妈裸露的胸前,用父母的体温和心跳给宝宝传递安全感,不仅可以稳定生命体征,还能够让亲子连接更加紧密,达到双向治愈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