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频电刀作为现代外科手术中的关键设备,通过高频电流实现组织切割与止血,显著提升了手术效率并降低了出血风险。然而,其操作涉及高频电流与热能,若使用不当可能引发灼伤、起火。为确保手术安全,需严格遵循以下注意事项:
设备检查与操作规范
设备完整性检查
术前需确认电刀主机、电源线、负极板、连接线及刀头无破损,导线连接正确。使用前需进行开机自检,若出现报警应立即停机检查负极板粘贴情况。负极板需一次性使用,严禁复用、裁剪、重叠。
电源与接地安全
高频电刀必须连接至带有可靠接地线的三眼插座,避免使用接线板。手术床需保持干燥并铺设绝缘床垫,患者肢体避免与金属物接触,防止电流旁路灼伤。
模式与功率调节
根据手术类型选择单极或双极模式,功率需遵循“由小到大”原则逐步调节。若术中需增大功率,需先检查负极板接触面积、刀头焦痂及机器状态,严禁盲目调高。
负极板使用规范
粘贴部位选择
负极板应粘贴在易于观察、肌肉血管丰富、皮肤清洁、干燥且靠近手术区域的部位(避开毛发过多、脂肪过多的部位),距离手术切口>15cm;距离心电图电极>15cm,避免电流环路中近距离通过心电图电极和心脏。确保与皮肤紧密接触且无褶皱。
特殊患者处理
15公斤以下婴幼儿需使用专用负极板;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关节假体)或携带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建议改用超声刀或双极电凝,以避免电磁干扰。
粘贴与揭除技巧
粘贴前需清洁和干燥粘贴部位皮肤,以减少阻抗,防止液体渗入。粘贴时,将回路负极板的长边与高频电流流向垂直并与皮肤粘贴紧密。揭除时一手按住并绷紧皮肤,另一手从边缘沿皮纹方向缓慢地将负极板整片水平自患者身体上揭除,揭除后观察并清洁局部皮肤,并做好记录。
手术环境与操作细节
防火与防燃措施
手术区域需避免酒精等易燃物残留,消毒后需待酒精完全挥发再启用电刀。气道手术需暂停供氧;肠道手术禁用甘露醇灌肠,肠梗阻的患者慎用电刀。
烟雾清除与磁场干扰
手术烟雾含有有毒有害物质,需在手术区域5厘米范围内使用吸引装置排烟,确保吸引器正常运行。电刀连线需避免缠绕金属物品,以防耦合效应导致意外触发。
术后处理与设备维护
1、手术结束后,需将功率调至最低后关闭主机,拔除电源线与负极板。
2、定期由专业人员检查电刀性能,确保其安全性能。存储时需避免潮湿环境,防止设备老化。
总结
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需严格把控从设备检查、负极板粘贴、环境控制到术后处理的全流程。医护人员需持续学习安全规范,定期参与应急演练,确保手术安全。通过科学管理与规范操作,高频电刀方能真正成为手术中的“利器”,而非风险之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