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糖尿病运动处方:开启健康管理的金钥匙
作者:甄涛  单位:北京市通州区台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05-07
50

糖尿病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慢性代谢疾病,主要分为1型、2型、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持续的高血糖水平若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糖尿病的综合管理至关重要,而运动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一、运动对糖尿病的神奇功效

1.改善血糖控制。运动时肌肉会摄取血液中的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尤其是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研究表明,长期规律运动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降低0.5%~1%,这对于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意义重大。

2.减轻体重与降低心血管风险。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超重或肥胖问题,肥胖会加重胰岛素抵抗。运动有助于消耗多余热量,减少体内脂肪堆积,可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规律运动的糖尿病患者,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比缺乏运动者降低约50%。

3.改善心理健康。糖尿病患者常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运动能促使大脑分泌内啡肽、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这些物质具有调节情绪、缓解压力,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4.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展。改善血糖、血压、血脂等代谢指标,运动能减少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例如,运动可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减轻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增强骨骼强度,预防骨质疏松;改善眼部血液循环,降低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二、糖尿病患者运动的科学指南

1.运动前的准备。⑴全面身体评估:在开始运动计划前,糖尿病患者务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评估身体状况,排除运动禁忌证。若存在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未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足、眼底出血等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运动或暂时避免运动。⑵血糖监测:运动前应监测血糖水平,若血糖低于5.6mmol/L,应适当进食碳水化合物,防止运动中低血糖发生。若血糖高于16.7mmol/L,且伴有酮体阳性,应避免运动,先积极控制血糖。⑶选择合适装备:穿着舒适、合脚的运动鞋,以减少运动损伤风险。对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要注意避免在运动肢体上注射,防止胰岛素吸收过快引发低血糖。

2.运动方式的选择。⑴有氧运动为主:有氧运动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运动方式,其特点是强度适中、持续时间较长,能有效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常见的有氧运动如快走,速度一般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步左右,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跑步,可根据个人体能选择慢跑或间歇跑,每次30分钟左右;游泳对关节压力小,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60分钟;骑自行车可在户外或室内骑行台上进行,能有效锻炼下肢肌肉,每次骑行30~45分钟。⑵抗阻训练:适当的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力量训练可包括使用哑铃、弹力带进行简单的上肢和下肢力量练习;也可利用自身体重进行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平板支撑。力量训练每周进行2~3次,每个动作进行2~3组,每组8~12次,注意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⑶柔韧性训练不可少:柔韧性训练能增加关节活动度,预防肌肉拉伤和关节疼痛。常见的柔韧性训练包括瑜伽、伸展操等,可在运动前后进行10~15分钟,帮助放松肌肉,减少运动损伤风险。

3.运动强度与时间。⑴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来确定,一般以中等强度运动为宜,如运动时能正常说话,但唱歌会有些困难;运动中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50%~70%(最大心率=220—年龄)。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心脏负担过重及血糖波动过大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⑵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持续时间应在30~60分钟,包括运动前的热身(5~10分钟)、正式运动(20~40分钟)和运动后的放松(5~10分钟)。热身运动可选择慢走、关节活动操等,帮助身体逐渐适应运动状态,减少肌肉拉伤风险;放松运动可进行缓慢的拉伸和深呼吸,有助于缓解肌肉疲劳,降低运动后的心率和血压。

4.运动频率。为保持运动效果,糖尿病患者应坚持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将其分配到5天进行,每天运动30分钟左右;力量训练每周2~3次,可隔天进行;柔韧性训练则可每天进行。

三、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1.预防低血糖。运动过程中,血糖会不断被消耗,易发生低血糖。为预防低血糖,患者应避免在空腹时运动,可在餐后1~2小时进行运动;运动前适当减少胰岛素或降糖药物剂量(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随身携带含糖食物,如糖果、饼干、葡萄糖片等,一旦出现心慌、手抖、出汗、饥饿感等低血糖症状,立即停止运动并进食含糖食物,一般15分钟内症状可缓解。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2.注意足部护理。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足部感觉减退,容易受伤且伤口愈合缓慢。运动时要特别注意足部护理,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避免足部摩擦和挤压。运动后检查双脚,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感染和糖尿病足的发生。

3.监测身体反应。在运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医疗帮助。这些症状可能提示运动强度过大或存在潜在的健康问题,需及时评估和处理。

四、总结

运动是糖尿病综合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如同开启健康管理的关键钥匙,为糖尿病患者带来诸多益处。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减轻体重、降低心血管风险、改善心理健康,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北京市通州区台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甄涛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链接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4-17
来源:柳州市中西医...
2025-04-17
来源:广西崇左市大...
2025-04-17
来源:南宁市第一人...
2025-04-17
来源:惠州市惠阳区...
2025-04-17
来源:1玉林市红十...
2025-05-08
来源:桂林市兴安县...
2025-05-08
来源:高唐县人民医...
2025-05-08
来源:广西柳钢医疗...
关注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