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萍  单位:四川现代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14
4172

脓毒症是重症医学科常见的致命性疾病,由感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可在短时间内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据统计,全球每年脓毒症病例超千万,及时识别与干预对降低脓毒症死亡率至关重要。

脓毒症究竟是什么

脓毒症并非单纯的严重感染,而是机体对感染的失控性炎症反应。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激活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引发全身性炎症风暴。这种过度反应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微循环障碍,进而引起组织灌注不足、器官缺血缺氧,最终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

糖尿病、慢性肾病、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为高发人群。例如,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足部感觉减退,微小伤口易被忽视,可逐步发展为蜂窝织炎,进而诱发脓毒症;老年人呼吸道感染若未及时控制,也可能在24-48小时内进展为脓毒症休克。

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脓毒症的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易与普通感染混淆,错过最佳干预时机。临床可通过以下指标快速识别:

1.体温异常:体温>38.3℃或<36℃;

2.心率增快:静息状态下心率>90次/分;

3.呼吸急促:呼吸频率>22次/分;

4.意识改变:出现嗜睡、烦躁或定向力障碍;

5.组织灌注不足表现:尿量减少(<0.5ml/kg/h)、皮肤湿冷、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

研究表明,脓毒症发病后3小时内启动规范治疗,可使死亡率降低约20%。因此,存在基础疾病者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

脓毒症的规范救治方案

脓毒症的治疗需遵循“集束化干预”原则,包括:

1. 感染控制:1小时内完成血培养等病原学检测,3小时内启动广谱抗生素治疗,待病原明确后调整为针对性抗菌药物;

2. 液体复苏:初始3小时内按30ml/kg给予晶体液,维持平均动脉压≥65mmHg;

3. 器官功能支持:对呼吸衰竭者给予机械通气,肾功能不全者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补充凝血因子;

4. 炎症调控:通过血液净化技术清除过量炎症因子,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抑制过度免疫反应。

临床数据显示,经规范治疗后,脓毒症患者总体存活率可达60%-70%,但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率仍高达30%-40%。

这样做能远离脓毒症

脓毒症的预防重点在于控制感染源,具体措施包括:

1.做好皮肤护理,即日常注意保持皮肤的完整性,一旦出现伤口要及时用碘伏进行消毒;皮肤划伤、烧伤、手术切口等需及时清洁(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碘伏等),并保持干燥,避免细菌滋生;若伤口出现红肿、渗液、疼痛加剧,需立即就医。糖尿病患者则需每日仔细检查足部。

2.做好感染管理,即对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各类感染,尤其是肺炎、胆囊炎、肾盂肾炎、阑尾炎等局部感染,都要及时治疗,以避免病情进展和感染扩散。例如,肺炎患者需按疗程使用抗生素,不可自行停药;尿路感染患者需足量饮水、遵医嘱用药。

3.做好疫苗接种,即老年人及患有慢性病的患者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

4.做好基础疾病控制,即严格管理好血糖、血压等基础指标,维持身体免疫功能的稳定,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和免疫细胞),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需规律用药,避免器官损伤。

脓毒症虽进展迅速、病情凶险,但通过早期识别、规范治疗和有效预防,可显著改善预后。公众需提高对脓毒症的认知,尤其高危人群出现感染征象时,应及时就医,为救治争取时间。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