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儿恶性肿瘤中,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疾病,其起源多为胎儿期的神经细胞,通常发生于肾上腺或胸腹神经组织。由于初期症状不显著,许多患儿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给治疗带来较大挑战。不过,随着医学水平的提升,通过标准化治疗与科学护理,许多患儿逐渐恢复健康。
揭开神经母细胞瘤的神秘面纱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 NB)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其显著特点是“异质性”,少数低危型肿瘤可自行消退,而部分肿瘤则进展迅速,对治疗反应不佳。这种差异与MYCN基因扩增状态、染色体异常等生物学特征密切相关,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发病早期,患儿常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体重下降、面色苍白等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可引起腹部肿块、呼吸困难、骨痛等表现。
治疗期护理:细节决定康复质量
1.化疗期间的护理重点
化学疗法是神经母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传统化疗药物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健康细胞,引发不良反应。患儿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此时需调整饮食结构,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油腻辛辣食物。若发生剧烈呕吐,应及时就医处理。化疗还可能引起骨髓抑制,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增加感染及出血风险。家长需做好防护措施,指导孩子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同时观察孩子皮肤是否有淤血、牙龈是否出血,若出现异常需立即就医。在此期间需在医生指导下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干预。
2.手术后的护理要点
外科手术是重要的治疗环节,术后科学护理对康复至关重要。需保持手术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若伤口出现红肿渗液、疼痛加剧等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术后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增加活动量,初期可适当下床散步,促进血液循环及胃肠功能恢复,但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撕裂。饮食需从流质逐步过渡至半流质、正常饮食,同时保证营养均衡,为机体补充充足能量。
3.放疗期间的皮肤护理
放射治疗可能导致照射区域皮肤损伤,表现为红斑、干燥、瘙痒、脱皮等。日常应让孩子穿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避免摩擦或抓挠照射部位。清洁时避免使用肥皂、沐浴露等刺激性强的用品,也需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若皮肤出现破损,应及时就医处理,防止感染。
家庭支持:为孩子搭建爱的港湾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家庭支持对患儿康复至关重要。家长应多关心陪伴孩子,经常与其沟通,理解孩子的情感与需求。通过温暖的话语、拥抱等方式传递关爱与力量,让孩子感到安全。同时,家长也要关注自身身心健康。
照顾患病孩子耗时费力,家长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此时应学会求助,与家人朋友分担压力,也可参加患者互助小组,与其他家长交流经验、相互鼓励。家长保持健康状态,才能为孩子提供更优质的照料。
此外,家长应营造积极开朗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治疗。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看卡通等方式丰富孩子的生活,培养其兴趣爱好,让孩子对生活充满爱与期待。
康复期护理:助力孩子回归正常生活
治疗结束并不意味着监护终止,需帮助孩子恢复生理机能,回归正常生活。日常生活中要保证营养均衡,让孩子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增强抵抗力。需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游泳、骑车等,提升身体素质。
康复期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监测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同时密切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引导其适应康复后的生活变化,助力其融入校园与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