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木英  单位:广州市番禺区石壁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09-04
5001

失眠作为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长期失眠可导致焦虑、抑郁、免疫力下降等多系统功能紊乱。在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理论指导下,耳穴压豆疗法以其操作简便、无创伤、副作用小的优势,成为非药物治疗失眠的重要手段。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认识耳穴压豆法,了解其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一起帮助更多失眠患者缓解失眠痛苦。

认识耳穴压豆

1.定义

耳穴压豆疗法是将王不留行籽、磁珠等圆形介质贴压于耳廓特定穴位,通过持续刺激耳部反射区调节脏腑功能的中医外治疗法。中医理论认为“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廓通过经络与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紧密相连,刺激耳穴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改善睡眠节律。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耳穴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通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促进褪黑素分泌,延长深睡眠时间。

2.治疗失眠的核心穴位与配伍

(1)临床治疗失眠常选用以下关键穴位:神门(镇静安神,为治疗失眠的基础穴位);

心(宁心安神,调节心神活动);肾(滋补肾阴,交通心肾(心肾不交是失眠核心病机之一));皮质下(调节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肝(疏肝解郁,改善情绪相关失眠)。

(2)配伍方案:主穴(神门+心+皮质下)+辨证配穴(如肝火扰心加肝穴,心脾两虚加脾穴)。

3.操作流程

(1)耳部评估:观察耳廓有无红肿、破损,用探棒按压穴位寻找敏感点。

(2)消毒准备:75%酒精棉球擦拭耳廓,待干后取0.5cm×0.5cm胶布固定王不留行籽。

(3)贴压方法:将介质对准穴位垂直贴压,轻揉至局部酸麻胀痛(“得气”感),每穴按压30秒,每日3-5次。

(4)更换周期:单侧耳穴贴压3-5天,双侧交替,10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禁忌人群与慎用情况

(1)绝对禁忌:耳廓皮肤破损、溃疡、冻疮患者;对胶布或介质过敏者;孕妇(尤其是子宫相应穴位)。

(2)相对禁忌:严重心脏病、高血压急性期、精神疾病发作期患者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3)严重心脏病、高血压急性期、精神疾病发作期患者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护理要点

(1)贴压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度,避免过度按压导致耳廓疼痛或皮肤破损。

(2)日常护理: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抓挠;洗澡时可用防水贴保护。

(3)异常处理:若出现局部红肿、瘙痒,立即取下并涂抹抗过敏药膏。

(4)按压时间:避开睡前1小时内频繁按压,以免兴奋神经影响入睡。

3.治疗期间生活调摄

(1)作息规律:固定就寝与起床时间,避免熬夜或白天长时间卧床;

(2)情绪管理:通过冥想、深呼吸训练缓解焦虑,配合睡前泡脚(40℃温水,15分钟);

(3)饮食禁忌:忌睡前饮用咖啡、浓茶,少食辛辣刺激食物。

常见问题答疑

1.耳穴压豆多久能见效?

多数患者在1-2个疗程(10-20天)内可见睡眠改善,具体因人而异。轻度失眠(入睡困难少于30分钟)见效较快,慢性失眠(病程超过6个月)需坚持2-3个疗程巩固疗效。

2.贴压后耳部胀痛是否正常?

轻微酸胀痛为“得气”反应,属正常现象,通常1-2小时后缓解。若疼痛剧烈或持续超过24小时,可能是穴位选择不当或贴压过紧,应及时调整。

3.能否与安眠药同时使用?

可作为辅助疗法与药物协同,但需注意:初期不建议立即停用安眠药,待睡眠改善后逐步减量;告知主治医生正在接受耳穴治疗,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4.儿童和老年人适合耳穴压豆吗?

适合。儿童需家长协助按压,介质选择磁珠(刺激性较弱);老年人皮肤松弛,贴压时需适当减小力度,缩短更换周期(3天/次)。

注意:耳穴压豆并非“万能神药”,对于严重器质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脑瘤)导致的继发性失眠,需优先治疗原发病。建议患者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结合体质辨证选穴,同时配合生活方式调整,方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