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脑梗和脑出血作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即便经过治疗,患者仍可能遗留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后遗症。若日常护理不当,后遗症可能进一步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下5个日常护理细节,家属务必掌握。
环境管理:营造安全舒适空间
患者需要一个安静、整洁、温度适宜的居住环境。室内温度建议控制在25-27℃,湿度保持在50%-60%,这样的环境有助于患者保持身体舒适,减少因环境不适引发的不适感。家属要定期开窗通风,每天至少通风2-3次,每次15-30分钟,以保持空气新鲜。若室外空气质量不佳,可使用空气净化器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在患者房间内,要避免摆放过多杂物,保持地面干燥、无障碍物,防止患者摔倒。同时,要为患者准备柔软且支撑性良好的床上用品,如床垫不宜过软,以免影响患者头部血液循环。此外,在患者发病初期,应尽量减少探视人数,避免患者受到过多干扰,影响休息和情绪稳定。
饮食护理:合理搭配营养均衡
脑梗、脑出血患者的饮食应以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为原则。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减少腌制食品、酱油等高钠调味品的使用。脂肪摄入以植物油为主,如橄榄油、玉米油等,每日用量不超过25克,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
患者应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鸡肉、豆制品等,以促进身体恢复和组织修复。同时,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每天蔬菜摄入量不少于500克,水果摄入量不少于200克,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此外,要保证患者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可分多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用药监督:确保按时按量服药
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降压药、降脂药等。家属要严格按照医嘱,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可以使用智能药盒或设置服药闹钟,提醒患者按时服药。
在患者服药过程中,家属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服用阿司匹林后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出血倾向等。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记录症状表现、出现时间等信息,并尽快联系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切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
康复训练:循序渐进助力恢复
康复训练是脑梗、脑出血患者恢复功能的重要环节。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家属要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协助患者进行肢体运动训练、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等。
肢体运动训练方面,从简单的关节活动开始,如屈伸手指、手腕、肘关节、膝关节等,逐渐过渡到坐位平衡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等。训练强度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耐受能力逐渐增加,避免过度劳累。语言训练可通过朗读、对话、唱歌等方式进行,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表达能力。认知训练则可通过玩拼图、记忆卡片等游戏,提高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心理支持:关注情绪积极引导
脑梗、脑出血患者往往因身体功能障碍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积极性,还可能加重病情。家属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需求。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绪,耐心倾听他们的倾诉,给予理解和安慰。同时,家属可以引导患者参与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如听音乐、看喜剧电影等,帮助患者缓解压力,放松心情。若患者的负面情绪较为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康复进程,家属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
总结
脑梗、脑出血患者的日常护理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过程,需要家属的耐心和细心。通过做好环境管理、饮食护理、用药监督、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这5个方面的护理工作,可以有效预防后遗症加重,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