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滨  单位:成都市青白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2025-10-14
120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但重要的是,肺癌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通过科学认知和积极行动,我们完全能够显著降低其风险。

认识肺癌:不只是吸烟者的疾病

有效预防的第一步,是打破误区,全面了解致病因素。

1.无可争议的首要元凶:烟草暴露

烟草烟雾中含有上百种有害物质,其中至少70种为明确致癌物。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入“二手烟”,都会直接损伤肺部细胞,导致基因突变。需要警惕的是,“低焦油卷烟”同样有害,而残留在衣物、家具上的“三手烟”也会对同住者(尤其是儿童)构成长期潜在威胁。

2.不容忽视的环境杀手:空气污染与职业暴露

室外污染:工业排放、汽车尾气产生的PM2.5等细颗粒物,可深入肺泡,是国际公认的一类致癌物。

室内污染:厨房高温油烟、装修材料释放的氡气(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气体,是肺癌第二大原因)和甲醛,是常被忽视的隐形杀手。

职业暴露:长期接触石棉、砷、放射性物质等的职业人群,风险显著增高。

3.内在因素与生活方式:个体风险的放大器

家族遗传史、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慢性肺病、长期精神压力导致的免疫力下降,都会增加肺癌的易感性。

为何肺癌常常发现即晚期

肺部本身痛觉神经不发达。早期肺癌症状非常隐匿,或仅为持续性咳嗽、胸痛、痰中带血丝、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极易被当作普通炎症忽视。当肿瘤长大压迫神经出现剧烈疼痛或引发严重咯血时,往往已发展到中晚期,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早发现”是战胜肺癌的关键。

科学预防:五道防线守护肺部健康

预防是应对肺癌最经济、最有效的根本策略。以下五道防线,需要每个人结合自身情况,将其融入日常生活。

第一道防线:彻底远离烟草

立即戒烟:戒烟任何时候都不晚。戒烟后,肺部功能开始修复,风险逐年下降。可寻求戒烟门诊的专业帮助,采用药物或行为疗法,提高成功率。

营造无烟环境:坚决拒绝二手烟,倡导家庭、办公室全面禁烟。经常清洗家居用品,减少三手烟残留。

第二道防线:净化每一口呼吸

室外防护:雾霾天减少户外活动,必要时佩戴合规的防护口罩(如N95/KN95)。

室内通风: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并定期更换滤芯。新装修房屋需进行甲醛、氡气检测。

厨房安全:烹饪时全程开启抽油烟机,提倡蒸、煮等低温方式,减少油烟产生。

第三道防线:均衡饮食,提升免疫力

多吃彩虹蔬果:确保每日摄入多种颜色的蔬菜水果(如西兰花、番茄、胡萝卜、蓝莓),它们富含的抗氧化剂能帮助抵抗细胞损伤。

注重优质营养:多摄入全谷物、豆类、坚果和鱼类等优质蛋白食物,避免腌制、烧烤、霉变食物。

第四道防线(最关键):重视早期筛查

筛查金标准:低剂量螺旋CT(LDCT)

相比X光胸片,LDCT能发现微小的早期肺结节,大幅提高早癌发现率,且辐射剂量低。

谁是高危人群?建议以下人群每年进行一次LDCT筛查:年龄50-75岁;吸烟指数≥20包年(每天吸烟包数×吸烟年数),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有职业暴露史或肺癌家族史者;有慢性肺病史者。

理性对待肺结节:发现结节不等于确诊癌症,绝大多数为良性。只需遵医嘱定期复查,避免过度焦虑。

第五道防线:坚持规律运动

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太极拳),能有效增强心肺功能和免疫力。

社会协同:共建无肺“癌”环境

肺癌防控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1.政策层面:严格执行公共场所禁烟法令,加强环境治理,推动将肺癌筛查纳入公共卫生项目。

2.社区与单位:创建无烟单位,组织健康体检和科普讲座,提升员工健康意识。

3.个人责任: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也应成为健康生活的践行者和科普知识的传播者,关爱家人朋友的健康。

结语

防控肺癌,真正的智慧在于防患于未然。让我们从今天起,从戒烟开始,从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做起,从关注呼吸环境入手,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守护健康的坚实屏障。守护好我们的生命之“肺”,就是为幸福生活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