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华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9-03
29

在岁月的悄然流转间,有一种悄然隐匿的健康威胁正无声地侵蚀着许多人的身体,那便是骨质疏松。它宛如一场隐匿在身体深处的 “静谧风暴”,常常在人们毫无察觉之时,逐渐削弱骨骼的强度与韧性。

随着世界老龄人口增多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骨质疏松症患者越来越多,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不断增长的健康问题。但很多人对它还是一知半解甚至不了解,认为骨质疏松是老年病,人体自然衰老的表现,是机体老化的结果,只能听之任之,但如果您真正了解,其实骨质疏松也可以轻松预防。下面我们一起认识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从本质而言,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进而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它就像一座逐渐被蛀空的大厦,外表看似完好,内部结构却已岌岌可危。

     导致骨质疏松的因素纷繁复杂。年龄的增长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体的各项机能开始衰退,成骨细胞的活性逐渐降低,破骨细胞却依旧活跃,这使得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如同支出大于收入,骨量便逐渐流失。同时,激素水平的变化也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骨质流失速度大幅加快。

     人的骨骼健康与否,主要跟骨量有关,也就是骨内组织(包括骨矿物质(钙、磷等)、骨胶原、蛋白质、无机盐等)的含量。一般来说,人的骨量会在20~30岁达到峰值,被称为“峰值骨量”;在30~35岁,骨量开始缓慢下降。

      据统计,绝经后女性中骨质疏松的发生比例高达1/3,65岁后这个比例会增至1/2,这是绝经和年龄增长的共同作用。 男性在65岁后也同样会经历雄激素水平下降,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这同样也是激素撤退和年龄增长的共同作用。

      不良的生活方式同样是骨质疏松的 “催化剂”。很多年轻人都把骨质疏松症视为老年病,与自己不相干。很多研究发现,一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的骨密度也低于同龄人的正常范围,这与他们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例如长期吸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干扰骨细胞的正常代谢;过度饮酒,酒精会影响钙的吸收与利用;缺乏运动,骨骼得不到足够的刺激,就如同久未使用的机器,功能逐渐退化。常喝浓茶、咖啡,节食减肥,长期吃外卖都可能导致钙和维生素 D 摄入不足,骨形成减少,为骨质疏松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骨质疏松的危害不容忽视。轻微的碰撞、跌倒,在健康人看来或许只是小事一桩,却可能导致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老年人肌肉力量减弱、平衡力下降,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椎体、髋部和腕部等。椎体骨折可能引发背部疼痛、身高变矮、脊柱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髋部骨折更是被称为 “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它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还可能导致长期卧床,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甚至危及生命。行动不便和外形的改变,可能引起焦虑、抑郁问题。

      面对骨质疏松这一 “骨骼危机”,预防与治疗至关重要。及早采取预防措施是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的最有效方法。骨质丢失是一个渐进和缓慢的过程,一旦出现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已经难以逆转。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重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 D 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蛋类等,为骨骼补充充足的 “养分”。同时,坚持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手持哑铃等,促进骨骼健康。戒烟限酒,避免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少吃外卖,保持营养均衡。多在户外阳光下活动,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议在户外光照较强时,如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晒20~30分钟。注意,防晒和合成维生素D绝对不能兼得,怕晒黑的话可以选择口服维生素D制剂。

     对于高危人群,如绝经后女性、老年人等,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一旦确诊骨质疏松,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积极进行治疗。

     骨质疏松症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因而被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发生严重的后果,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但大部分人尚未意识到它的危害性。骨质疏松虽来势隐匿,但并非不可战胜。只要我们保持警惕,积极预防,科学治疗,就能为我们的骨骼撑起一把坚固的 “保护伞”,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远离这无声的 “骨骼危机”。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