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急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HS)等,这些急症往往会迅速危及生命,需在急诊医学科的紧急处理下进行有效干预。糖尿病急症往往发生在患者的病情失控时,表现为血糖急剧升高,症状严重,且出现意识模糊、呼吸急促等危及生命的表现。如何在急诊环境下有效应对这些突发状况,成为急诊医学科的重要任务。
一、糖尿病急症的常见类型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DKA通常发生于1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在胰岛素治疗不充分、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因素的刺激下。其病理机制主要是胰岛素不足导致葡萄糖无法进入细胞,促使脂肪分解产生酮体,酮体的过度积聚导致酸中毒。临床表现包括:高血糖(通常>250 mg/dL)、酮体尿、呼吸急促(库斯莫尔呼吸)、恶心呕吐、腹痛、口渴、意识模糊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引发昏迷,甚至死亡。
2.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HS)
HHS常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老年人群体。与DKA不同,HHS不伴随显著的酮体生成。其主要表现为极度高血糖(通常>600 mg/dL)、严重脱水、意识模糊或昏迷等。HHS的病因通常与感染、过度进食、高热或其他应激状态有关。由于没有酮症酸中毒的症状,HHS的临床表现往往更为隐匿,易被忽视,延误治疗。
3.低血糖
低血糖也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急症之一,虽然它通常不是致命的,但如果未及时处理,也可能导致意识丧失、昏迷甚至死亡。低血糖主要发生在使用降糖药物(如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过量时,或在运动量过大、饮食不足等情况下。
二、糖尿病急症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患者常表现为口干、极度口渴、频繁排尿、乏力、呼吸急促(库斯莫尔呼吸)等。由于酸中毒的存在,患者的呼吸会变得深而快,并伴有特殊的“水果气味”呼吸。严重时,患者会出现昏迷、意识模糊甚至死亡。
高渗性高血糖状态的表现:患者常表现为极度口渴、乏力、嗜睡、脱水、视力模糊等。随着病情加重,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由于高血糖和高渗透压的共同作用,患者常常有明显的脱水症状,皮肤干燥、粘膜干燥,血压下降。
低血糖的表现:低血糖的表现包括头晕、心悸、出汗、震颤、饥饿感、情绪不稳等。若血糖水平进一步下降,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甚至抽搐。
三、急诊医学科的处理方法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处理
液体治疗:通过静脉补液来纠正脱水,并缓解高血糖引起的高渗透压。初期可采用生理盐水,待血糖降低后转为含葡萄糖液体。
胰岛素治疗:静脉输注胰岛素是DKA治疗的核心,通过控制血糖水平和抑制酮体生成来纠正酸中毒。胰岛素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动态调整。
酸碱平衡:根据患者的酸碱状态,必要时进行碱性治疗(如碳酸氢钠输注),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电解质补充:由于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可能导致低钾血症,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清钾水平,必要时进行补充。
2.高渗性高血糖状态的处理
液体治疗:通过静脉补充大量液体(通常是生理盐水)来纠正脱水,恢复血容量。补液的速度和类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肾功能)进行调整。
胰岛素治疗:逐步控制血糖,通常采取低剂量胰岛素静脉输注,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电解质平衡:HHS患者的钾水平往往正常或偏高,但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低钾现象,因此需定期检查血钾并进行适当补充。
3.低血糖的处理
口服葡萄糖或含糖饮料:轻度低血糖患者可口服糖分,如葡萄糖片或含糖饮料,迅速纠正血糖。
静脉输注葡萄糖:对于无法进食或出现严重症状的患者,可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快速升高血糖。
四、结论:
糖尿病急症是糖尿病患者可能遭遇的严重并发症,及时识别并采取恰当的急救措施对于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急诊医学科在糖尿病急症的急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通过及时的干预与科学的治疗,糖尿病急症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的“甜蜜生活”将不再失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