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爱霞  单位:阳信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26
164

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产后伤口护理都是新妈妈恢复的重要环节。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感染、愈合延迟,影响正常生活。以下详细说说两种分娩方式的伤口护理要点,帮你科学恢复。

两种伤口的“本质区别”

顺产伤口主要包括自然撕裂伤(胎儿娩出时阴道或会阴组织撕裂)和会阴侧切伤口(医生为避免严重撕裂做的人为切口),位置在会阴部,属软组织损伤。

剖宫产伤口是下腹部的横行或纵行切口,深度达皮下脂肪、腹肌筋膜、子宫肌层等,属多层组织创伤,恢复周期更长。

两者护理核心相同——保持清洁、预防感染、促进愈合,但操作细节不同。

顺产妈妈:会阴部伤口护理5要点

1. 清洁消毒:每天3次,温水冲洗是关键

- 每次排便后用流动温水从前向后冲洗会阴部(避免肛门细菌污染),再用干净医用纱布或柔软纸巾轻按吸干(不摩擦)。

- 日常每天用医生开的消毒洗液(如碘伏稀释液)冲洗2-3次,冲洗后可涂促进愈合的药膏(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 避雷:不用肥皂等刺激性用品,产后42天内禁盆浴,防污水引发感染。

2. 勤换卫生用品,选透气材质

- 产后恶露持续4-6周,每2-3小时换一次卫生巾,避免恶露浸泡伤口。

- 选产妇专用卫生巾(更柔软、吸水性强)或医用无菌护垫,忌用化纤普通卫生巾,减少摩擦和过敏。

3. 排便与坐姿:减少伤口压力

- 排便别用力过猛,可在医生指导下用开塞露软化大便,防腹压过大导致伤口裂开。

- 坐时重心偏向健侧(伤口对侧),或用专门产后坐垫(中间空心环形),减少会阴部受压。

4. 观察伤口异常,及时就医

正常伤口轻微疼痛,2-3天后减轻。若出现这些情况,可能感染或愈合不良,需立即就诊:

- 伤口红肿、疼痛加剧,有脓性分泌物;

- 伤口裂开、出血不止;

- 发热(体温超38℃)且伤口局部压痛。

5. 恢复期运动:从“慢”开始

- 产后1-2周避免深蹲、劈腿,起身或坐下动作放缓,减少伤口牵拉。

- 拆线后(通常3-5天)可适当做凯格尔运动(收缩盆底肌),需医生评估后进行,避免过度用力。

剖宫产妈妈:腹部伤口护理6要点

1. 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沾水

- 术后1周内(拆线前):伤口用无菌敷料覆盖,洗澡时用防水贴严密包裹,洗完立即揭掉擦干周围皮肤,不搓揉。

- 拆线后(或可吸收线无需拆线):伤口无渗液、红肿可正常淋浴,时间5-10分钟,水温38℃左右,洗完用干净毛巾轻吸干水分。

- 禁盆浴:产后42天内无论伤口是否愈合,都不能盆浴、泡澡。

2. 观察伤口敷料,警惕渗液与裂开

- 术后每天查看敷料:若被血液或渗液浸湿,及时请医护人员更换,不自行揭开。

- 注意是否有裂开迹象:如伤口皮肤发白、分离,或有淡黄色液体渗出(可能脂肪液化),立即告知医生。

3. 避免腹压增加,保护伤口

-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轻按伤口两侧,减少牵拉疼痛和裂开风险。

- 起身时先侧身,用手臂支撑慢慢坐起再下床,避免平躺直接起身(增加腹压)。

- 产后6周内不提重物(超5公斤)、不抱大孩子、不弯腰搬东西,防腹压过大影响愈合。

4. 伤口瘙痒别抓,懂愈合信号

- 术后1-2周伤口轻微瘙痒是组织修复的正常反应,别用手抓挠(可能感染或疤痕增生)。

- 缓解:用干净冷毛巾轻擦,或在医生指导下涂无刺激性保湿乳液(避开未愈合处)。

5. 饮食助力愈合,避“发物”误区

- 无需忌“发物”:鱼、虾、鸡蛋等优质蛋白能促进愈合,建议每天适量摄入。

- 多吃膳食纤维(蔬菜、水果、粗粮),防便秘(用力排便增加腹压)。

6. 疤痕管理:拆线后干预

- 拆线后1-2周伤口完全愈合,可在医生指导下用医用硅酮凝胶或疤痕贴,每天坚持,减少增生。

- 避免阳光直射,外出遮盖疤痕,防紫外线导致色素沉着。

两类妈妈共通注意事项

休息姿势:顺产可侧卧或仰卧,避压伤口;剖宫产侧卧时腰后垫枕,减腹部牵拉。

衣着:穿宽松透气纯棉衣物,忌紧身衣摩擦伤口。

情绪:伤口疼痛可能影响心情,家人多帮忙照顾宝宝,让妈妈充足休息,好情绪加速愈合。

顺产通常1-2周基本愈合,剖宫产需4-6周。按科学方法护理,观察异常及时就医,大多妈妈能顺利恢复。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照顾宝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