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雄  单位:重庆市梁平区合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10
1723

腰痛,这个现代人几乎无法回避的困扰,在中医学中有着深刻而系统的认识。中医视腰痛并非孤立问题,而是身体失衡的重要信号。

腰为肾之府:核心在肾

中医经典《素问》指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将腰部视为肾脏能量(肾精、肾气)的外在表现区域。  肾精充足、肾气强健,则骨骼坚固、腰部灵活有力  ;反之,肾精亏虚、肾气不足,则腰骨失养,酸痛无力,尤其在劳累后加剧,并常伴有膝软、耳鸣、夜尿频多等肾虚表现。

不通则痛:气血经络的阻滞

寒湿侵袭:久居潮湿环境、贪凉受寒(如空调直吹、睡凉席),寒湿邪气侵入腰部经络,导致气血凝滞,“不通则痛”。表现为冷痛沉重、遇冷加剧、转侧不利、阴雨天加重,像腰部裹着湿布。

湿热蕴结:外感湿热,或饮食辛辣肥甘内生湿热,下注于腰部经络,气血运行受阻。表现为腰部灼热酸痛、活动后或遇热加重、可能伴有小便黄赤、舌苔黄腻。

气滞血瘀:腰部急性扭伤(闪挫)、慢性劳损(如久坐姿势不良、长期弯腰),或情绪抑郁导致肝气不舒,都会引起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甚至瘀血内停。表现为刺痛拒按、位置固定、日轻夜重、活动受限,甚至可见局部皮肤颜色发暗。

不荣则痛:筋骨的失养

除了肾精亏虚,长期慢性劳损、年老体衰或大病之后,导致气血不足,无法濡养腰部的筋骨、肌肉、筋膜,也会产生绵绵作痛、喜揉喜按、劳累后加重的虚性疼痛。

中医调护:标本兼治之道

1.强健根本:温补肾阳,滋补肾精。

中药调理:肾阳虚可选金匮肾气丸、右归丸;肾阴虚可选六味地黄丸、左归丸。需专业中医师辨证开方。

食疗:补肾阳:核桃、板栗、羊肉、韭菜、杜仲煲汤;滋肾阴:黑芝麻、桑葚、枸杞、黑豆、海参。

艾灸/温灸:温和灸肾俞、命门、关元、气海等穴位,温煦肾阳,驱散寒湿。

2.疏通道路:祛邪通络,活血化瘀。

寒湿/瘀血:可用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如艾叶、红花、川芎、伸筋草、透骨草)煎汤热敷或熏洗腰部。

湿热:可选用清热利湿的中药(如黄柏、苍术、薏苡仁)外敷(需注意皮肤反应)。

推拿按摩:专业医师手法可有效松解肌肉痉挛、促进气血流通、整复小关节紊乱。切忌暴力推拿。

针灸: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止痛效果显著。常用穴位:肾俞、命门、腰阳关、委中、大肠俞、阿是穴(痛点)等。

拔罐:对寒湿、瘀血型腰痛效果较好,能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

3.日常养护:避邪护腰,动静结合。

避风寒湿:注意腰部保暖,避免空调风扇直吹,勿坐卧湿地。淋雨后及时擦干。

姿势正确:保持“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避免久坐久站,定时活动腰部(如起身做“燕子飞”或轻柔旋转)。搬重物时务必屈膝下蹲,保持腰部挺直,靠腿部发力。

睡硬板床:过软的床垫使腰部下陷,加重负担。

适度锻炼:加强腰背肌力量是根本。推荐游泳(尤其蛙泳)、八段锦(如“两手攀足固肾腰”)、太极拳、平板支撑(量力而行)、小燕飞等。急性期疼痛剧烈时应休息,缓解期再循序渐进锻炼。

情绪舒畅:肝气条达有助于全身气血运行。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