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琴  单位: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27
318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主要特征之一是大量蛋白尿。很多患者在得知自己有大量蛋白尿时,往往不明白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肾脏病理变化。了解这些病理变化,对于认识肾病综合征、配合治疗以及改善预后都非常重要。

肾病综合征与大量蛋白尿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临床症状的综合体,除了大量蛋白尿外,还常伴有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其中,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常情况下,肾脏就像一个精密的过滤器,血液中的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会被保留在体内,而代谢废物等小分子物质则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但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这个过滤系统出现了问题,大量的蛋白质从尿液中流失,24小时尿蛋白定量通常超过3.5克。

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要理解肾病综合征时大量蛋白尿背后的病理变化,首先需要了解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肾脏由肾单位组成,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管。肾小球就像一个滤网,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其中的水分、小分子溶质(如尿素、肌酐等)和一些小分子蛋白质可以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而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等则被滤过膜阻挡,留在血液中。肾小管则对原尿进行重吸收和分泌等处理,最终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肾病综合征时肾脏的病理变化

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

在肾病综合征中,肾小球滤过膜是最常受到损伤的部位。滤过膜由内皮细胞、基底膜和足细胞组成,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精细的过滤屏障。当这个屏障受到损伤时,其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功能就会遭到破坏。例如,某些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乙肝相关性肾炎等)可能会引起免疫反应,免疫复合物沉积在滤过膜上,激活补体系统,导致滤过膜的结构和功能受损。这种损伤使得蛋白质更容易通过滤过膜进入原尿,从而出现大量蛋白尿。

另外,一些遗传性疾病也可能影响滤过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比如,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就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滤过膜相关蛋白的异常,使得滤过膜的屏障功能先天不足,从而导致大量蛋白尿。

肾小球基底膜的变化

肾小球基底膜是滤过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维持滤过膜的电荷屏障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肾病综合征时,基底膜可能会出现增厚、变薄或者其组成成分发生改变等情况。例如,在膜性肾病中,基底膜上会有大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基底膜增厚。这种增厚的基底膜会影响其正常的电荷分布,使得带负电荷的蛋白质(如白蛋白)更容易通过基底膜,从而增加了蛋白尿的产生。

同时,基底膜的变薄也可能导致其机械屏障功能减弱,一些原本不能通过的小分子蛋白质也会漏出到尿液中。

足细胞的损伤

足细胞是肾小球滤过膜的最外层细胞,它的足突相互交错形成裂隙膜,对维持滤过膜的完整性至关重要。在肾病综合征中,足细胞常常受到损伤。多种因素(如炎症因子、自身抗体等)可能会影响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导致足突融合、消失等。当足突发生这些变化时,裂隙膜的完整性被破坏,蛋白质就更容易从肾小球中滤出,进而出现大量蛋白尿。

大量蛋白尿对身体的影响

低蛋白血症

由于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流失,血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就会降低,从而导致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会引起一系列症状,如水肿。这是因为血浆中的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从而导致水肿,常见于眼睑、下肢等部位。

高脂血症

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的脂质代谢也会出现紊乱,导致高脂血症。这是因为肝脏会代偿性地合成更多的蛋白质(其中包括脂蛋白),同时由于低蛋白血症,脂蛋白的分解代谢减少,从而导致血液中的血脂升高。

结语

肾病综合征中的大量蛋白尿背后有着复杂的肾脏病理变化,涉及肾小球滤过膜、基底膜和足细胞等结构的损伤。了解这些病理变化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认识到治疗的重要性。通过针对病因的治疗和合理的药物治疗,可以改善肾脏的病理状态,减少蛋白尿,从而缓解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护肾脏功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