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小刚  单位:中江县仓山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7-30
527

作为相对更温和的天然药物,中医药治疗在小儿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其独特优势,例如复方中药能够通过多重协同作用,同时做到控制症状,以及避免单一成分的副作用问题,并且口服液、颗粒药剂等儿童制剂也相对便于服用,所以在许多儿童疾病的治疗中,中医药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如下将针对小儿肺炎喘嗽的中医药用药规律知识进行讲解科普。

一、风寒闭肺证

风寒闭肺证是小儿肺炎当中非常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之一,最为典型的症状就是怕冷、无汗,并且咳嗽声重,痰白清稀,舌苔薄白,许多受凉后突发的咳喘就是这一证型。在风寒闭肺证患儿中,常见应用的中药分为两类,一是辛温解表药物,例如麻黄、紫苏,此类药物主要作用就是打开毛孔帮助散寒;另一类药物是温肺化痰药,例如杏仁、紫菀,此类药物主要用途在于稀释寒痰、改善咳喘。在风寒闭肺证患儿中,常见代表方剂为华盖散,其中应用的麻黄、杏仁以及茯苓能够兼顾温肺化痰以及辛温解表。

二、风热闭肺证

风热闭肺证多见于流感所致肺炎患儿,典型症状以发热汗出为主,伴有痰黄黏稠、咽红肿痛,并且舌红苔黄。所应用药物类型主要可归纳为辛凉透表以及清肺平喘两类,辛凉透表药物常见连翘与金银花,主要用途在于疏散风热;清肺平喘药物常见使用麻黄以及生石膏,使用目的在于宣肺泄热。该证型患儿治疗的代表方剂为麻杏石甘汤,其中主要中药材包括麻黄、石膏以及甘草,疗效兼顾清肺平喘以及辛凉透表。

三、痰热闭肺证

许多肺炎患儿在疾病早期未能重视,待进展至一定程度,甚至进入重症阶段才开始针对性治疗,在此阶段内,患儿多见痰热闭肺证,主要症状多见高热、烦躁,患儿喉中痰鸣如拉锯,并且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发展至重症期,所应用的中医药就需要清热解毒及豁痰通闭药物,前者多用黄芩、黄连,能够直折火势;后者常用天竺黄、葶苈子,主要用途在于破除痰壅。痰热闭肺证患儿常见使用五虎汤,其中主要包括麻黄、杏仁以及石膏、细茶,五虎汤可合用葶苈大枣汤,必要时还可以加痰热清注射液等中成药增强治疗效果。

四、毒热闭肺证

当肺炎患儿病情危重时,中医辨证则多为毒热闭肺证,典型症状是持续高热,并伴有喘憋、昏迷、咯血、便结等严重症状,此时除西药治疗外,常用的中医药可分为清热解毒药和通腑泻肺药两种,清热解毒药常用栀子和黄连,能够解毒凉血;通腑泻肺药常用生大黄,能够通便泄热。该证候的代表方剂为黄连解毒汤、麻杏石甘汤。

五、恢复期的用药调理

当肺炎病情整体稳定以后,患儿仍需度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期,通过调养逐步恢复至健康状态,而在恢复期,患儿常见两种证型,分别为阴虚肺热证和肺脾气虚证。阴虚肺热证患儿以低热盗汗、干咳少痰为主,可使用沙参麦冬汤等养阴润肺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肺脾气虚证的患儿则多见咳嗽无力、多汗便溏,可使用人参五味子汤等培土生金的中药方剂。在后续止咳调理过程中,可以继续使用玉屏风颗粒等健脾固表的中成药进行调理,以减少反复呼吸道感染问题。

除中药内服外,中药外用也是常见的辅助治疗方式,例如穴位贴敷治疗,即通过将白芥子、细辛等中药材磨粉、制成膏状后,敷贴于肺俞穴,以透皮吸收的方式改善疾病症状。也可以考虑中药熏洗治疗,例如在风寒证患儿当中,使用生姜以及艾叶煮水,将药液放凉至合适温度后让患儿泡脚,以发汗散寒。

六、结束语

由上可见,在小儿肺炎喘嗽的中医治疗中,核心用药规律需要根据不同的中医证候分型来区分,不同证型患儿的用药理念有所差异,如果错误用药可能反而造成疾病延误甚至加重病情,所以,即使中医药的安全性相对西药更高,但仍需专业医疗工作者的指导。切记不能居家自行尝试治疗,应及早就医,采取合适的中药治疗方案,并针对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药物,这不仅能够快速缓解咳喘症状,还能调理体质、预防复发。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